比如说,当某人准备与自己的妻子会面,妻子正坐在火车上。正巧有一名乘客因为种种原因感到不适,晕倒,在列车上失去知觉,倒在地上。妻子或许在前一刻从未注意过他。
然而,她却不得不扶起他,将他安顿在别人空出来的长凳上,等待专业人士处理。
然而,此刻列车开始减速,快要到汇合的那一站了。某人与妻子急不可耐地奔向对方,那个倒在列车上的年轻男孩被遗忘了。
这就是一段不值一提的插曲。
诺特并不在乎什么“哲学家”,但是他希望战胜所有派丽可人生中的【插曲】。于是他等在站台边上,成为那个等待的人。
后来,他了解到派丽可的信仰。在某个不被需要的假期里,诺特前往罗马。
在博物馆,他待在哥特风格的绘画大厅里探寻。最终,他找到自己的目的:耶稣受难像。
那是什么?
他看见一个女人——那五官惊人的熟悉——人们正准备把她钉在十字架上。
她的双脚被支在木头的突出部位,几个刽子手用粗绳将她绑缚在木架上。十字架伫立在山顶,到处都看得见。
诺特无法将自己的视线从这样一副景象上挪开。等到他终于回神时,他想,如果可以,他会编纂一部属于巫师的宗教典籍。
直到当天夜晚,他仍受到这种神秘因素的影响。他犹豫地拨通属于伯德府的电话,问道:“我可以跟......派丽可·伯德说会话吗?”
他说出伯德的姓氏。
“我不觉得有什么会比你那差劲的魔法天赋更加引人注目的事,诺特。”电话的那一头,令人恐惧的魔王说。
所有人都得讨好他,即使是派丽可也一样。
“你是在担心在他的心中变成一只‘蠢驴’吗?”派丽可在这件事之后问。
如果能够被那位大人记住,当然是一件值得令人感受到荣幸的事。然而,诺特并不想成为神秘人的牲口,他想成为【人】存在着。
他的羞耻心却又不合时宜地提醒着:他在违反常规,违反所谓‘爱情的禁忌’。
与马尔福的较量却使他备受打击。
当马尔福面对派丽可的时候,他就像一只小猫一样,躲在角落 ,弓起身子,发出吓人的尖叫声。
这场争端的始作俑者却安静地站在原地。当诺特提出要惩罚马尔福时,派丽可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