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文承哥这种饱读诗书见过世面的男人,肯定不会喜欢姜余的,成亲只不过是为了冲喜。
因此,周青青一度以为自己还有机会,结果现在她简直要被气哭了,文承哥竟然对她说“不相熟”。
…
回去的路上顾文承对姜余说:“小余,以后如果再见到刚刚那个人,就离她远些。”
“若是她想要纠缠你,你就去叫人,咱们顾家亲戚多,都会帮你。”
姜余不知为何,突然就感觉自己此时心情特别好。
他回道:“我知道了,我会离那个人远一点。”
顾文承摸了摸他的头,嘱咐道:“你年纪小,刚刚那人看着年岁就比你大,万一日后碰一起,我怕你吃亏。”
而且刚刚的女孩的话里话外都是一副和原身有情谊的样子,要不是他实在没想起那姑娘叫什么名,又知道原身看不上村里人,说不定还真以为原身和对方有什么呢?
姜余也发现刚刚那人好像不太喜欢自己,不过他一贯是不去理会的陌生人的,要是经常和陌生人生气,那一天天的还不得被气死。
“嗯,我知道了。”
顾文承此时感慨道:“没想到这里的姑娘竟然如此开放。”
其实他有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古代的女子都是含蓄内敛的,但是此时他才真的发现,他这种看法都是偏见。
从原身的记忆里,他知道女子也可以随意上街,也可以做生意,而且女子顶立门户的事也不是没有。
还真没想到,自从来这里以后,思想最封建的竟然是自己。
…
这些日子,顾屠子每天就去县城卖一次肉,卖完以后就赶紧回村去家族祠堂那边熬糖。
大伯家的顾文渊和二伯家的顾文华,二位堂弟每日都来家里,姜余在一边跟着学。
顾文承发现三个人基本字都认全之后,果断放弃《诗经》之类的诗词歌赋,而且转头教他们算数,他们三个又不去科举考试,教诗词歌赋完全是浪费时间。
而且本朝科举考试需要考算学,其中《九章算经》三贴和《五经算数》是秀才考试的必考科目,有时也会夹杂着考《缀数》或者《周髀算经》里面的内容。
原身在其他上面都没什么大问题,上一次没考上秀才,完全是栽到了算经上。
但是,这一点对于现代世界来的顾文承来说,完全不在话下。
但是这些可就苦了面前的三个人,年纪最小仅有十三岁的顾文渊,面对算经以后眼神变得黯淡无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