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瑞莲顾不上别的,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的小铜镜,着急的道:“哎呀,你别干站在哪里,快帮我看看后面的头发整不整齐。”
……
此时外面巷子里人也多,两边几乎站满了人,姜家把女儿嫁给秀才老爷的事在村里可是个大消息。
今天几乎在村里的人家都过来看热闹,大家都想知道那秀才老爷到底长什么样。
迎亲的队伍越走越近,姜余渐渐被吸引了注意力,顾文承见状放下心来,并随时主意姜余的动作,怕他有什么闪失。
姜余远远就瞧见了那个传说中的陈秀才。
陈秀才很瘦,整体身量不高,此时正歪歪扭扭的骑在一个高头大马上,脸色苍白。
那马前面的缰绳被马夫牵在手里,饶是这样也能看出来陈秀才骑马的动作很不熟练。
到了门口以后,陈秀才从马上下来,下地的时候脚步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姜余心想,看这秀才看起来也太瘦了,文承哥生病时候看着都要比陈秀才壮实。
姜家一大家子都是高挑的个子,尤其大伯父的体格都能赶上两个陈秀才了,对比之下陈秀才真是偏矮又偏瘦。
陈秀才用袖子擦了擦汗,转身给门口的长辈见礼。
“小生陈贵生,见过各位长辈。”
姜知遇主动站出来开始“拦门”,他和陈秀才二人对起诗来。
姜知遇问,陈秀才答,二人你来我往,诗词古句一句接一句,好不热闹。
村里人哪里见过这种架势,虽然听不懂他们两个到底在说什么,但是全都站在一边连大声说话都不敢了。
一时间在场只能听见他们二人的说话声。
最后陈秀才当场做了一首催妆诗,人群中不知道谁大声喊了一句好,在场的所以人都跟着呼喊起来。
看见这一幕,王桂花骄傲的扬起下巴,在村里除了自己家以外,就再没有其他人家有这般景象了。
顾文承和姜余两个人听了听,发现除了最后一首催妆诗有些水平,词句用的也漂亮以外,其他都是一些很简单入门的诗句。
在众人的欢呼声里,陈秀才成功进门去接新娘子。
成亲的时候,新郎把新娘子接回去,作为新娘的娘家人,除了几个送嫁的以外都不会跟着去新郎官家,通常是新娘的娘家会在家里安排酒席,让娘家这边的亲戚朋友吃饭喝酒,一起热闹热闹。
等三日或者十五日后新娘新郎回门一家团聚。
【??作者有话说】
我看上一章有小可爱疑惑土地价格,作者在这里稍微解答一下
作者参考的是清朝年间的土地价格,康熙年间部分土地每亩约十几两,贫瘠土地每亩3-5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