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隆帝转头看向户部尚书,户部尚先是一愣,然后慢慢跪下。
中秋节那天御膳房着火,再加上那日风大,火势迅猛,一下便蔓延了出去,即便满宫的全力救火,也有三座宫殿被烧毁。
于是,宫里就开始重新修缮宫殿,可是皇宫的宫殿哪里是那么好修,光是木料选材都得从云贵地区选。一个月前工部报价,单是木料砍伐运输就得耗费一百多万两白银。
如今嘉隆帝竟然宁愿停工不休宫殿,也要在琉球建港口,可见嘉隆帝本人在政治上的决心。
工部尚书跪在低头,老泪纵横的道:“陛下英明神断,大周有陛下,是朝廷之福,百姓之福。”
殿内众人皆拜。
嘉隆帝站起来,看向下方的朝臣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好了,都起来了吧。”
下方众人起身,户部尚书还用袖子擦了擦眼泪。
嘉隆帝道:“朕在这也坐了快一上午了,如今也累了,剩下没谈完的事,下午再说。”
说着嘉隆帝又看见了那副舆图,道:“朕去翰林院走走,都散了吧。”
…
此时顾文承还继续在完善地图,突然一沓书放在自己面前。
顾文承抬头就看见了陈大人,如果说从五品侍读学士赵大人是他的顶头领导的话,这位陈大人就是他所在部门的小上司。
陈大人是正德六年的进士,在翰林院里推磨了十来个年头,如今只是翰林院正六品侍读。
“我看顾大人这几天挺清闲的,不如就帮我把这些书一同修了如何?”陈大人阴阳怪气的道。
顾文承看着陈大人这副样子,就知道自己这是被当软柿子捏了,虽然他不反感修书,但是却不能被人这样无缘无故的针对塞活。
“真是不巧,我手里的活还没干完。”
陈大人看着他这副样子就感觉心里憋气,这顾平仪穷酸农户出身,聘了个男妻不以为耻不说,反倒为荣。运气好做了刘嵩的学生,也和刘鹤年也攀上了交情,刘鹤年平时没少关照顾平仪。
刘鹤年出身极高,虽说在翰林院已有五年光景,但不过是镀金而已,如今又来了个顾平仪说不定也是镀金的。陈大人心中充满了不忿,凭什么自己要在翰林院坐这么多年冷板凳。
陈大人冷着脸道:“翰林院事多、事忙,我奉劝顾大人一句,平时还是少钻研那些歪门邪道,努力在翰林院修书才是要紧事。这些东西,明日上午这些东西都是要弄好的,若是顾大人不抓紧一些,恐怕今天晚上就要点灯苦熬了。”
顾文承听他这一番话,倒是觉得好笑,而且自己平时里应该也没得罪这位陈大人吧。
就在顾文承开想开口说话时,突然看见窗外一抹明黄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