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都市言情>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 第52章 晨光、海风与跃动的音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晨光、海风与跃动的音符(1 / 2)

海角村的晨曦,总是裹挟着海洋深处的气息率先抵达。微咸的、沁凉的风掠过墨蓝色的、尚未完全苏醒的海面,轻柔地穿过米白色别墅敞开的落地窗,拂动浅亚麻色的窗帘,带来新一天最初的问候。

晨光尚未变得炽烈,以一种近乎透明的金色,斜斜地泼洒进三楼书房。光柱中,细小的尘埃如同被惊扰的微型精灵,悠然起舞。

林星已经坐在书桌前许久。

那不是一种苦思冥想的姿态,也非被灵感困顿的焦灼。他simply坐在那里,背脊挺直,目光沉静地落在面前空白的五线谱纸上。右手无意识地转着一支削尖的HB铅笔,笔尖在晨光下折射出一点微光。

他的脑海中,此刻正上演着一场无声的、恢弘的交响。

自那夜系统彻底消散、庞大的异世音乐库蛮横地融入他的灵魂后,这种奇特的“内省”状态便时常出现。那不是回忆,不是调用,更像是一种……浏览,一种无边无际的漫游。无数旋律、节奏、音色、情感碎片如同星河般在他意识深处流转、碰撞、又分离。

他并非在艰难地“创作”,而是在广袤无垠的音乐海洋中,为《孤塔》那个冰冷、孤绝又暗藏生机的故事,捕捞最契合的那一颗珍珠。

阿汐端着一杯刚温好的牛奶轻轻走进来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幕。

她的男人坐在晨光里,侧脸线条冷硬却柔和,眼神空茫地望向前方,仿佛穿透了墙壁,凝视着某个遥远而旁人无法得见的维度。指尖的铅笔匀速转动,带着一种奇异的、近乎禅定的节奏感。

她没有立刻打扰他,只是将牛奶杯轻轻放在桌角不易被碰洒的地方,然后悄无声息地退到一旁的单人沙发上坐下,抱起一个软垫,安静地凝视着他。

她喜欢看他这种状态。不同于直播时那种精准高效的“十分钟创作”,也不同于偶尔即兴弹唱时的放松慵懒。这是一种更深沉的、完全沉浸于内在世界的专注。每当这时,他身上总会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气场,宁静而强大,仿佛与周围的一切都隔离开来,却又奇异地成为这个温暖家庭图景中最稳定、最核心的存在。

她看到他微微蹙了下眉,转动铅笔的指尖停顿了一瞬。随即,那空茫的眼神骤然聚焦,如同航船锁定了灯塔。

笔尖猛地落下!

沙——

铅笔划过纸张的声音清晰而果断,打破了书房的静谧。不再是漫无目的的游弋,而是有了明确的方向。音符、和弦标记、歌词片段……开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五线谱上蔓延开来。

阿汐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她看着那些她看不太懂的蝌蚪文和符号如同拥有生命般从笔尖流淌而出,看着他时而飞快书写,时而停顿,在旁边的草稿纸上写下几行歌词,指尖偶尔还会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出极其轻微的、富有韵律的节奏。

阳光缓缓移动,将他书写的手笼罩在光晕中,那手指修长,指节分明,带着薄茧,此刻却灵活得如同被赋予了某种魔法。

她看得有些痴了。

直到楼下传来小景曦醒来后含糊的咿呀声和张婶隐约的哄逗声,阿汐才猛地回过神。她看了一眼依旧沉浸其中的林星,悄悄起身,轻手轻脚地退出了书房,带上了门。

当她安抚好儿子,喂他吃完早餐,又陪着他在游戏围栏里玩了一会儿积木后,书房的门依然紧闭着。

阿汐的心底生出些许好奇和期待。这一次,似乎和之前十分钟一首歌的状态完全不同。

快到中午时,书房的门终于开了。

林星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疲惫,但深潭般的眼底却有一种明亮的光芒,如同勘探者发现了珍贵的矿脉。他手里拿着几张写满了音符和文字的稿纸。

“写好了?”阿汐抱着景曦迎上去,眼睛亮晶晶的。

“嗯。”林星将稿纸递给她看。上面是密密麻麻的音符和歌词,还有不少修改的痕迹,显然经过了一番精心的打磨。

阿汐接过稿纸,虽然看不懂乐谱,但那些歌词她却能读懂。

“初见若缱绻誓言风吹云舒卷……”

“岁月间问今夕又何年……”

“心有犀但愿执念轮回过经年……”

“弹指间繁花开落多少遍……”

苍凉而优美的词句,带着古意的韵味,又透着一股宿命般的缠绕与哀伤。仅仅看着文字,阿汐仿佛就已经能感受到那旋律中蕴含的深情与无奈,与《孤塔》故事里那种在绝望中守望、在孤寂中燃烧的情感内核不谋而合。

“这……这太好了!”阿汐抬起头,激动地看着林星,“光是看词就觉得好贴!旋律呢?快弹给我听听!”

林星看着她兴奋得脸颊微红的样子,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他从她手中拿回稿纸,走到角落拿起吉他。

他没有刻意摆姿势,只是随意地坐在沙发扶手上,调试了一下琴弦,然后目光落在谱纸上。

指尖拨动。

一段前奏悠然响起。不同于他平时弹唱的民谣或流行风格,这段旋律带着明显的古风韵味,吉他模仿着古筝的轮指与揉弦,音色清澈又带着一丝遥远的朦胧感,仿佛雾锁重楼,月照孤舟。

然后,他开口唱了。

“初见若缱绻誓言风吹云舒卷……”

他的嗓音依旧带着那份独特的微沙质感,但在此刻,那份沙哑不再显得粗糙,反而化为一种恰到好处的沧桑与深情。气息的控制稳得出奇,真假音的转换流畅自然,将那种缠绵悱恻、时过境迁的感慨诠释得淋漓尽致。

阿汐屏住呼吸,抱着景曦,一动不动地听着。

小家伙似乎也被爸爸的歌声吸引,停止了啃咬手中的软胶玩具,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声音的来源。

一曲终了。

吉他最后一个泛音袅袅散去,融入窗外传来的海浪声中。

书房里一片寂静。

阿汐还沉浸在歌曲带来的情绪里,眼眶微微有些发热。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发现一时词穷,所有的赞美都显得苍白。

“……真好。”最终,她只能喃喃地说出这两个字,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她走上前,空出一只手紧紧握住林星的手臂,“真的太好了,阿星哥!这首歌……就是为《孤塔》生的!导演他们要是再不满意,就是耳朵有问题!”

林星放下吉他,接过她怀里正朝他伸出小手的景曦。小家伙到了爸爸怀里,立刻开心地“啊呀”叫唤。

“嗯。”林星低低应了一声,用下巴蹭了蹭儿子柔软的头发,目光却看向阿汐,“下午去县城?”

“去!必须去!”阿汐用力点头,眼神坚定,“现在就收拾!吃了午饭就去!我都打听好了,那家录音棚下午两点开门!”

她的行动力总是超强。午饭过后,阿汐迅速收拾好了一个妈妈包,里面塞满了景曦的尿不湿、奶粉、水杯、小玩具,又检查了一遍林星要带的谱稿和U盘。

那辆深蓝色的卡罗拉再次驶上了通往县城的沿海公路。这一次,车内的气氛与往日不同,带着一种明确的目标感和隐隐的兴奋。

小景曦似乎也感受到了父母情绪的变化,坐在后座的安全座椅里格外兴奋,咿咿呀呀地说着只有他自己懂的“婴语”,小手不停拍打着车窗。

县城的街道依旧喧闹而充满生活气息。按照模糊的记忆和手机地图的指引,他们很快找到了那家位于一条老街道拐角处的录音棚。门面不大,招牌也有些旧了,写着“深海录音工作室”几个字。

推开门,一股混合着设备散热、咖啡、以及某种陈旧地毯的味道扑面而来。前台没有人,里面传来隐约的音乐声和说话声。

阿汐有些忐忑地看了林星一眼。林星面色平静,只是目光快速扫视了一下环境。内部比外面看起来专业些,隔音处理做得不错。

这时,一个穿着宽松T恤、头发有些凌乱、看起来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从里面一间控制室探出头来,嘴里还叼着一根能量棒:“找谁?”

“你好,”阿汐连忙上前一步,“我们想租用一下录音棚,录一首歌的demo。”

年轻人打量了他们一眼,目光在抱着孩子的林星身上多停留了两秒,似乎觉得这组合有点新奇。他嚼着能量棒走出来:“录歌?什么类型的?有预约吗?”

“没有预约。”林星开口,声音平静,“一首原创的流行古风,大概四五分钟。需要录人声和吉他。”

年轻人挑了挑眉:“原创?古风?现在录?我们按小时收费的,设备调试和录制时间都算在里面。”他报了一个价格。

价格不算便宜,但也在可接受范围内。阿汐看向林星,林星点了点头。

“行吧。”年轻人耸耸肩,几口吃完能量棒,拍了拍手,“跟我来吧。我叫小柯,是这里的录音师兼老板之一。今天另一个伙计不在,就我一人。”

他领着他们穿过一条短短的走廊,推开一扇厚重的隔音门。里面是录音室,比想象中宽敞一些,装修有些旧但设备看起来保养得不错。对面是一面巨大的隔音玻璃,能看到另一边的控制台。

“谱子和伴奏带了吗?”小柯一边打开设备电源一边问。

“没有伴奏带。”林星将谱稿递给他,“吉他我自己弹,人声同期录。”

小柯接过谱稿,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闪过一丝讶异。他是懂行的,这谱子写得相当专业,旋律和歌词也很有味道。

“哟,可以啊。”他抬头看了林星一眼,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这你写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