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扶着她进到屋子里,温声道,“主子,奴婢说了您别动气,太医说了您要静养。”
宓瑶点了点头。
嬷嬷这才接着道,“奴婢也是听别的院的宫人说的,宓大人被贬为七品县令,去落霞县上任,大人昨日已经离开了。”
“落霞县是什么地方,落霞县……”宓瑶说着起身去架子前想要翻书寻找。
嬷嬷在其身后道,“主子,奴婢问过了,是在北方,北方。”
宓瑶手里的书摔落在地,她坐到地上一页一页地翻看,“不会的,落霞县,落霞怎么可能会在北方,怎么可能”
可是当翻到了那一页,书中确实写明是北方,她也失了声。
宓瑶瘫坐在地上,哽咽着道“怎么办啊嬷嬷,怎么办,母亲身子不好受不得冻,父亲亦是有咳疾,到了北方他们二老怎么办啊。”她说着突然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身旁的嬷嬷。
“嬷嬷,他们还会回来的对吗?嬷嬷?”她一脸期待地看向嬷嬷。
但是嬷嬷却不能违心说假话,只道,“奴婢也不知道,奴婢只知道若是主子在陛下面前有了恩宠,或许可以求陛下给个恩典,叫夫人于老爷早些回京。”
宓瑶没说话,只是瘫坐在地上,无声地流泪。
第19章 理王回京
高贵
御前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修建行宫不单单抛费大,最重要的一旦是皇帝决定这笔钱走国库,那么此事交由一个太监督办有些不合规矩了。
消息一出没等到晚上各位大臣的折子就到了,于大人折子上的内容与以往一样犀利,奏折上将云时骂了一通,就差指着他的鼻子说他是祸国殃民的妖太监了。
至于杨丞相,他的折子委婉许多,既然木已成舟,那就得控制舟的大小,丞相建议皇帝行宫先修得小一些,可以之后每年扩建,这样国库每年都能有剩余。除此之外折子上还道明太监终究是太监,陛下还是要多多提防,不可全然信任。
关于这些内容也是皇帝看着奏折挑了几句与云时说的,尽管只有几句,但是光凭这些云时便能将折子的内容猜个八九不离十,他心里这个冤啊,但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他现在是个奴才呢,连反驳都不能,甚至连脸上的表情都不能有丝毫的不悦……
第二天一早,云时刚侍奉皇帝起了身,外头就有了动静,小春子进来报,“陛下,诸位大人到了。”
为表恭敬,官职高的老臣都是云时亲自出去传召,这些人见到他没一个人给他好脸色,但都顾念这是御前,没人真的指着他的鼻子骂,但是心里肯定是没少嘀咕的,云时被这样的目光看着心里也不舒坦,但按着这些白了胡子的大臣们,心里的那点委屈也消散了大半。
算了算了,自己就不和老人家一般见识了,谁让自己尊老呢,更何况这些人为了朝堂奋斗半生,都是功臣,他在心里默念了几遍心里也舒坦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