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女生频道>(红楼梦同人)林家子的青云路[红楼]> (红楼梦同人)林家子的青云路[红楼] 第9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红楼梦同人)林家子的青云路[红楼] 第99节(1 / 2)

('秦大虎一家跟着大队分流,然后到了一处木屋,让他们一家四口和另外两家共十口人占了一间房:“你们先在这间屋子住下,前头有免费的姜汤,中午有一顿免费的粥,你们拿着这个筹子和碗去领,一人一根筹子,一根筹子一碗粥,前头还有大夫,你们有谁病了可以去找大夫开药……”

他叮嘱了一通,又匆匆离开。

这间木屋里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但这里可以遮风挡雨,三户人家看了一眼,默契的各占一个角落安置,秦大虎让儿子带着女儿在屋里等着,他和娘去领粥和打姜汤,这粥也是杂粮粥,米粒不多,但不算稀,各种豆子野菜满满当当。

秦大虎摸了摸女儿的额头,还是有些热,好在不是高热,他把打回来的姜汤给她倒了一碗:“你喝了好好睡一觉,要是发了汗退热了就没事了。”要是还不退,他就只能带着女儿去看大夫。

他刚刚去那边看了,看大夫不要钱,抓药是要钱的,他手上的铜板不多,身上的粮食就剩十来斤,一家四口人这点粮食就只能塞个牙缝,他还要想办法买些粮食。

秦小花灌了一肚子粥,然后又喝了一大碗姜汤,然后就在地上打地铺睡了,留下秦母看着他,这里有差役在,秦大虎可以放心留下妇孺,和儿子出去周围看看。

他们一家是幸运的,第二日秦小花就退热了,可以在这里免费修整两天,他们蹭了两天免费的姜汤和粥,又在周围摘了不少野菜,买了一些粗粮,在经过一番问询后,得知他们没了家,也回不去了,就被指了前进的方向:“秦大虎一家出来,你们跟着他走,他叫王宽,他会带你们到邬海县,你们一路不得擅自脱逃,一切听他指挥!”

秦大虎等人并无异议,他们一路走来路过不少地方,没有人收留他们,而来到霖海府即立刻就有个落脚处,还有免费的姜汤和粥,还会给他们一个去处,去到了还能开荒种地,这让大家心里都十分感恩。

前面还下雨,走着走着天就晴了,来到目的地之后,秦大虎就跟这一批人一起被分到了山里一个新建的村落。

“山上成材的树你们可以取用,村长会给你们划宅基地,帮你们租用农具和种子,开荒三年免税……”秦大虎一家来的不早不晚,说是不早,在他们一家来之前,这个村子已经有二十多户人了,说不晚,是之后又陆续来了二十多户人。

越是晚来的人,被分到的宅基地越差,开荒可以选择的地块也越来越远。

但不管怎么说,都有了落脚地和希望。

“我们熬出来了!”

“开荒不怕,我们有力气!”现在辛苦,以后这就是他们家的地了!

“听村长说了,开荒亩数到了的人可以去他那里登记,可以派活儿干,有铜板拿!”

“什么?真的假的,走走走!”

破家值万贯,一切从头再来,哪哪都缺钱。

这个时候家里人口多、劳力多的家庭就占优势了,他们有人去找活了,地里还有人照料。

秦大虎家只有四口人,他儿子才刚成丁,所以秦大虎看着心急,却也只能先开荒种粮食,不种后面吃什么?

……

许许多多个秦大虎逐渐落户到了霖海府,人口增加,库房的压力一步步加大。

邬海县本来就是下县,骤然间多了这么多人,哪怕这几年风调雨顺,楼重魏也感觉到了压力,看着要空的粮仓,翘首以盼。

知府大人不是调拨了一批粮食过来吗?

怎么还没运到?

还不运来,过个几日,卖给灾民的粗粮就要拿不出来了。

哪怕他限量又限制户籍购买,但灾民的数量在这里,每一日的消耗都不是什么小数目,要是这些灾民买不到低价粮,只能去买那些溢价后的粮,能顶几日?

在他一日十遍不止的问询中,在断粮的前一日,终于有人运着粮食来了。

楼重魏松了一口气,问:“怎么到今日才送来?”

运粮人擦了一把汗:“出了些意外,幸好有惊无险。”

楼重魏还想再问,那人却不再多说,只让他清点入库,他还有别的差事,不能在这里耽误太久。

楼重魏察觉有事,但他不说应该是知府大人的意思,他就没再追问,让人迅速清点入库,双方都忙。

而运粮人不肯说的确实是大事,他们的粮仓差点出意外了。

他不是守仓人,当时不在现场,只是距离现场就一街之隔,因为他马上要去运粮,当抬头看到粮仓方向升起滚滚浓烟的时候,他吓出了一身冷汗,几乎是连滚带爬的过去救火。

匆匆到了仓房,场景却出乎他的意料——火刚烧起来就被扑灭了,粮食没有被烧到,另外还抓到了一个放火的贼人。

对这一点,他被下令守口如瓶,之后仓房几番彻查,所以他运粮也被耽误了。

在这种时候居然敢放火烧粮仓……运粮人不仅不敢对外说,自己都不敢多想,这是有多大的胆子啊!

而这个时候,林烨却在笑。

不枉费他撒了这么多饵,耐心等了这么久,终于钓出来一条鱼了。

第95章 供奉“火神”

放火的人叫周柱子, 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社会关系清晰明了。

他今年四十一岁,上面的爹娘都已经去世,本来他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妹妹没有成人就病没了,弟弟成丁了,但在娶妻之前意外在河边溺水也没了,周柱子就成了独子, 小时候读了一年蒙学,勉强认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之后就辍学了。

他按部就班的长大成婚,然后因为家里的一些关系, 他进了仓房这边打杂, 日子没有波澜壮阔, 却也能平稳度日。

然后陆陆续续的, 他有了一个女儿, 然后又有了一个儿子, 一家四口,在外人看来他们家的日子也称得上圆满,只是好景不长, 三年多以前, 他的妻子去世了,对外说的是因为风寒没了, 但经过抽丝剥茧的查问, 他的邻居说他们家那段时间发生过剧烈的争吵, 好像还动过手, 而且那段时间周柱子家里并没有传出什么药味。

还有邻居不知道打哪偷听到了那段时间他们的争吵和“奸夫”、“孽种”有关。

他根据这些只言片语, 还有之后周柱子把儿子赶回乡下老家的举动猜测他说的这个“孽种”, 就是他的妻子和奸夫通奸生下来的儿子。

这种事情他也没听全,加上没有证据,这要是说出去了就把人得罪死了,所以听到的人守口如瓶。

要不是这回差役来问,对方是怎么也不会说出来的。

之后周柱子又娶了一门妻子,他这回娶的是个漂亮又温柔的年轻寡妇,不到三十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