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1 / 2)

('虞循展开纸张,往宁知越那边偏了一些,阿商仍在解释:“许县令道,鬼魂杀人一事,他最早也是有所耳闻的,只他身为父母官,没道理信这些鬼神之说,本以为百姓间传闻些时日就作罢是人性使然,实在没想到是还有凶徒作祟。

“他说,有两名死者在陈家身亡,他是疑心过是谋杀凶案,但经仵作查验,他也亲去现场勘查,并未发现人为痕迹,故而断定是意外溺水。而除去这两人外,其他死者或是在城中河道,或是城外流域发现尸身……南漳县河道诸多,四通八达,逢到雨水丰沛,河道涨水,常有人失足落水,故而更不觉得是凶案。”

虞循将从纸上抬起头,“那李漳呢,可有查到线索?”

说起这个,阿商更是连声叹息,谁知道李漳才是最难查的呢?

因只是怀疑,又恐泄了密,并不敢提起李漳,只问许县令可知道映秋是否来过南漳县,何人与映秋熟识的。

许县令是知道映秋其人的,但她再怎么声名出众,也不过是一介伶人乐伎,还犯不着他费心去记,但阿商既问起,想是虞循的命令,也格外严谨对待,寻了手底下衙差来给他回话。

那衙差来得风风火火,一句“见过确是见过,但没在南漳县见过”便没了下文,说完又匆匆地离开。

阿商心道这般旁敲侧击也不是个办法,只得与许县令要了南漳县丁户簿册,一一盘查,才算是找到了李漳的过去。

“与卢典军说的不差,李校尉原是胜州人,永成七年与大批难民逃难至此,当时年仅十岁,父母皆在逃难途中遭难,独余他一人,至此便在南漳县补了丁口户籍。小人便是顺着这户籍查了过去,左邻右舍皆剩颓墙,人踪难觅,本想就近寻一户人家打听一二,谁料石僧发现我们被人跟踪了,其中一个还是他过去在采石场见过的。”

接下来的情形可想而知,对方也发现自己暴露,不做掩饰便要上来拿人。那一行七八个,个个大块头,粗手粗脚面露凶光的,石僧年少不曾习武,又在采石场历经磨搓,纵有一身蛮力可抵不过那七八个人,他自己学艺不精,也只会三脚猫的功夫,除了逃想不出第二种应对方法。

这回无需合计,两人拔脚便直往南漳县衙去避祸,一路跌撞,跑得几乎不曾断气,终是回到了县衙。

那些人倒是没敢跟到县衙,不知在何处便不见了踪影,但阿商自忖,这群人已经发现了他们,再查下去已是不能,且不说这个,这些人能在县城内堂而皇之地追赶他们,实难料会不会在他们返还汜州之际再有埋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