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4章(2 / 2)

旨令中只简要叙述公主病情如何传出,圣上疑心公主府和汜州生变,令他以探视公主之名,彻查此事背后究竟是何缘故。

寥寥数字,全是忧心平宁公主安危,但汜州背后是何情形,并无一句提及。

圣上的密令叫虞循暗查,也便是只给他探望平宁公主的天使职权,却并未给他调遣汜州官员的令信,阿爷许是当时已对汜州局势起了疑心,所以特地附书一封,替他梳理了汜州十数年间上下官员背景,并这些年里朝中对这些官员和汜州局面的看法。

那封信里,有关于袁志用对蔡节使处处压制,企图取而代之的野心;也有对姚珲的忌惮,而不得已暂时与之按捺平衡;有韦刺史有意推举姜伯父接任汜州刺史,却被韩阳平取而代之,进而意外身亡的猜疑。

阿爷说,韦刺史病故前,已亡朝中去书,奏报直送到圣上的勤政殿,引得圣上夜不能安寝,召见他议事,言及袁志用对汜州虎视眈眈,汜州恐要生变,想要想出一个应对之策。

应对之法非一时一刻能想出,即便当下就有,也需有一个与朝廷同心同德之人安排布置,但当时韦刺史年事已高,又有恶疾缠身,奏表朝廷本就是有此意,他举荐姜伯父,阿爷也如此附议。

圣上思虑再三,也终是应允了此事,阿爷便与姜伯父寄送过一封书信,一来是为故友寒暄,二来……阿爷对韦刺史所上奏表起了疑心,以为袁志用之害并非突发祸事,虽则一时奈何他不得,然江、袁、汜三州外有姚珲,袁志用不敢动弹,内也有蔡节使与韦刺史这等忠义之士,严守阵地,这种局面已僵持许久,何以这个节骨眼上圣上如此惶惶不安?

然而阿爷发出的书信等来的是韦刺史与姜伯父先后亡故的音讯,汜州境内究竟发生了什么,韦刺史与姜伯父在这时突然出了意外,更叫阿爷觉得蹊跷,直到传出公主落水患病,汜州消息尽被阻截一事,许是因此,阿爷觉得关系甚重,特嘱咐他小心谨慎,也趁机暗访韦刺史家眷和姜夫人母女,弄清楚他的人死因究竟为何。

他到了汜州,最先拜访蔡节使,问询过此事,蔡节使也觉得蹊跷,他道韦刺史病故前便觉自己身子撑不住了,却放心不下汜州,京中任命姜参军的官凭文书还未下发,也不知京中什么意思,着他上奏圣上,为姜参军请官。

他也如实做了,但没隔多久,韦刺史果然在中秋之际突发顽疾而病故,他只当风云莫测,生死难料,便将此事揭过,不以为奇。

然在此后不出一月,姜伯父也给他送了一封信,信中说汜州境内多处异动,不知是否是袁志用作为,因此事是韦刺史交由他密查,他也不好僭越上奏,因而请示蔡节使如何行事,这才得了姜盈盈方才说的那一句“便宜行事。”

姜伯父死后,蔡节使也觉得他与韦刺史先后而亡颇为诡谲,更无从知晓姜伯父调查的结果如何,只他虽也怀疑两人死的不明不白,碍于袁志用还在,他也不能撇下江州和袁州去调查此事,只好选用了与袁志用不对付的韩阳平继任汜州刺史一职。

宁知越抿了抿唇,“谁都没料到在南漳县和崇川县这么一处本就危险重重的地方,还有人存着和袁志用一样的心思,若不是我们查出公主病情有异,如今我们也被蒙在鼓里,袁志用仍旧是第一嫌疑人。”

&amp;lt;a href=&quot;<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arget="_blank">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a>&quot; title=&quot;&quot;target=&quot;_blank&quot;&amp;gt;',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