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要胡言,尸体不是你们找到,亲自查认过的?”杨德惊怒于宁知越和虞循二人制造出这等引起轰动的谬言,若是广而传之,岂不是要引起百姓慌乱?
“三具焦尸,我与虞郎君从一开始就未曾确认他们就是曹氏父子,只是当时为了安抚百姓因贾家村挖掘出的累累白骨产生的惊恐,不得不作此权宜之计。”
杨德还是不信,“曹荣和曹襄乃是父子,纵使互有不满,如何会有弑父这等天理难容的行径。”
“天理难容?他们父子二人这些年的所作所为还不够天理难容?更何况他们并非血亲父子,曹
荣只是曹襄的养父而已……”
宁知越抹去了贾香薇的存在,将这个本由贾香薇透露出来的消息归于李漳在那场大火里的见闻,也暂时未曾将冯昭与曹襄的勾结之事暴露,只称汜州之中仍有曹襄的帮凶为其掩护,这才使得半月之久仍未发现其下落。
至于证据,只消问问见过曹氏父子的人,譬如杜昆、韩阳平,就能知道他们父子并不相像,而且从来没有听他们提过曹襄的母亲,曹荣的妻子是谁。
再费事一些,派人往曹荣祖籍去探一探,便能弄清曹荣是在光棍三十多年,半路多出一个八岁的孩子。
连番秘闻齐轰而来,杨德与严司马等人呆呆愣愣许久,才回神思索、辩证着这些消息是否可靠。
若说不信,宁知越言之凿凿,还援引证人供他查证,看起来并非虚言;若相信,事关重大,反贼的余党不仅没能全部抓获,连反贼也骤然间“死而复活”,这时再追查曹襄下落,不止会引起民众惶恐动荡,自己接下来的一言一行随时处在百姓监督之中,不将此事彻查到底难以平息民愤。
更关键的是,曹襄现在何处,能躲过袁志用数次搜查,与之勾结之人又是谁?这桩案子继续查下去会演变为何等情状?
杨德心里的怒火越蓄越旺,本来他的确是想借着自己现在的地位为难虞循,但没想到反被这两人绕了进来。
不行,不能听他们一面之词,就算这件事是真的,可以事后私下去找,说不定能为恩师的筹谋所用,但不能摆在明面上,这于他不利。
“这你说的这三人本就是被通缉的罪犯,他们谋害了公主,现在又来找你,谁知道是不是故意要将功折罪,故意用这话哄骗人。”
“杨刺史这话就偏颇了。”一直没有开口的袁志用说,“这三人谋害公主,目的只在曹氏父子,若非如此,他们大可逃离汜州,何必冒险暴露自己的行踪。而且你别忘了,曹家养的私兵还有五百人没有找到踪迹,如果不是有人在指挥调动,这么庞大的人群还能没有一点线索?”
&lt;a href="<a href="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 target="_blank">https:///tags_nan/qingyouduzhong.html</a>" title=""target="_blank"&g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