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2 / 2)

秦锋和柳柏知道老赵村长的好心,没少给老赵村长和几个有往来的赵家本家送馒头,前些日子柳柏开始做贡品,也给亲近的几家都送了些。

老赵村长的媳妇王婶儿和陈阿嬷直夸柳柏心善手巧,夸贡品做的精巧。村里人听了,尤其是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因为信奉神灵,想神灵看着好贡品能显灵的都找着柳柏要买。

但是老赵村长大手一挥:“村里人谁也不许去柳柏家买馒头。”

柳柏的馒头卖到大麦乡是两文一个,卖给村里人一文两个,里外里亏得太多,说白了,卖给村里实际就是卖个人情。

有了村长的命令,以前时不时上柳柏那儿买三五个馒头的都不去了。

柳柏哭笑不得。“等给大麦乡送完,咱们封了村之后,再起两锅专门卖给村里人。”

秦锋坐在灶火前烧火,扬声应着:“行啊。”

临近年关,黑山村年味儿渐浓,但是在这个大盛朝家家户户都要团圆的节日来临之前,徐中天接到一封奏令:钦差巡视,各地配合。他心道不好。再一打听钦差名讳,直呼麻烦大了。

话说派到大盛朝北方三省十六县巡视的钦差其人,乃是文臣中清流——盛正清。盛正清此人,说来传奇,早年间一书生,于街边茶摊喝茶,一商户打扮的中年男子与他拼桌对坐,言谈间论起国家大事,他慷慨陈词抒论己见,论说天下易得难守。

中年男人问起缘由,他便道:“贪官当道,犹如蛀虫,皇帝高居庙堂,非大厦将顷不知贪官吃人之恶!然大厦将顷,悔之晚矣!”

中年男人来了兴趣,两人你来我往说的起兴,竟从天亮谈到天黑。最终盛正清才学叫中年男人折服,几年后被朝廷起用,专做反腐抓贪之事。原来当年那中年男人正是当朝天子。

这段故事自此转为佳话,盛正清的名声也在京都家喻户晓。今朝廷派下此人,徐中天当夜便给京城的母舅修书一封送去,言请母舅多加斡旋。

而就在徐中天忙着转移赃物,掩盖罪际之事,一个操着京城口音的中年男人来到了大麦乡。

姜鱼正在书写告示,如今识文断字对他来说已经不是难事,偶尔还能做出让黄夫子赞扬的文章,写信做布告更是新手捻来。

还有七天便是过年,他写下廖记馒头只再供应三日,凡购从速。刚落下最后一笔,一道不同往常的声音传来:“不知是否还有馒头可卖?”

姜鱼抬头打量了一眼,来人三十岁上下,头戴纶巾,读书人打扮,气质清俊,眉宇间的清正之气更为他增添了许多神采。

姜鱼罕见的有些紧张:“今日已经卖完,您请明日再来,我给您留好。”',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