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柏还能说什么,再说就是在质疑秦锋的能力。他怕他真要这样,秦锋能蹲在黑山三天半个月,干票大的来证明能力。想到这,柳柏叹了口气。一口气没叹完,他感觉一阵恶心,想吐那感觉却很快下去,只留下大脑有些昏沉。
他晃晃脑袋没在意,只当今天饭菜吃得不合适。说到吃的,他拿起屋檐下的编筐,关了门往西山下的菜地走。
原本以为西山的地里种了这么多年的庄稼,种蔬菜会影响秧苗的活性和产量。但意外的是秧苗和种子一种下去,就像试了施顶好的肥料般,一天一个样的长。
最近豆角、茄子都下来了。家里后院的地窖里头有去年冬天屯的土豆,土豆茄子炖豆角可是一绝,北方人好像没有谁不爱吃这菜的。
豆角是个好东西,一棵秧上长好几嘟噜,而且不用怎么管,它会一茬一茬不断地长,这样不用伺候又收获颇多的菜相当受村里人欢迎。有些人家的菜园里,就专门种这个。等豆角下来,多吃豆角,能省粮食。
以前,在黑山村,条件一般的人家多做清水炖豆角,有些时候加些盐,加些油,一整个夏天,包括刚进秋天的伙食就都有了。这还不算完,秋天做好腌豆角,酸豆角,干豆角,等进了冬天,还有豆角吃。
秦锋老早就说馋豆角了。像是白不老还有万年青,炖软了特烂糊,出锅汤都是黏糊的,米饭一拌,能吃三五碗!
还有油豆角,软烂肉头的口感,再加上一把红薯粉条,让人想想都流口水。
现在,村里汉子跟着秦锋,夫人小哥儿跟着柳柏都赚了钱,日子就明显好起来。做豆角有油有盐,再加点别的香料一炖,那味道,别提了!
也就是因为这,村里卖油盐酱醋的杂货郎中那里生意也越来越好了。
秦小满得了柳柏的指使来打酱油。以前村里冷清的杂货铺,现在打酱油竟然还得排队。
郭大熟练的将漏嘴扣在葫芦嘴上,一边往里倒一边吆喝:“酱油十文钱一升,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秦小满瘪瘪嘴:“现在什么都涨价,赶明天我让哥夫把家里的馒头也涨价。”
“小满,你这话我可不爱听。”郭大一边打着酱油一边道。
郭大本名郭树林,比秦小满大不了几岁。他家从他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开始就做货郎生意。经常倒腾一些村里人需要的东西回来卖。
一买一卖的有些赚头,因此他家的生活在村里算不错,以前秦小满最羡慕的就是郭大和他妹妹。因为他家里有吃不完的油盐,还有糖块儿。每次路过郭大家,他都要看上好一会儿才走。
现下他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郭大这么说,他也不气怯。
“本来就是,村里人都能自己做酱油,就是为了省事才来你这里买,,你要是价格太高,以后我们就不来了。”
秦小满话落,郭大哈哈大笑:“行,你不愿来买就不来买,我不强求。”“只是你哥和哥夫那么忙,做酱油看来只有你能干了。”“你要是做的时候有什么不会,随时来问我。咱家这都是上百年的老手艺,一般人可做不出这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