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人从小官一路高升,不但是因律法上出众的才能,更重要的,还是背后有人在推波助澜。
石骁一死,郑珩就能坐镇整个西北,对于平阳公主也将会是一个极大的助力,所以廷尉的上奏,结果显而易见。
萧怀玉看着肃穆的大殿,内心原本的挣扎,因为顾氏的关照而冲破,她起身上前。
萧怀玉对于群臣而言,无疑是一个陌生的面孔,虽露过几次面,但这些权贵又岂会在意这种平民出身的人。
这是谁,怎么从前从来没有见过?
这是新任的虎贲中郎将,石骁就是瞒报了他的军功,陛下为了嘉奖,特意调回京中。
这小子当真是好福气,这也算是平步青云了吧。
谁说不是呢,还没有见过参军入伍不到两载就升任中郎将的,就是昔日的柱国大将军,也不曾有如此神速。
那还不是陛下器重。
如此年轻的中郎将,就算是世家子弟当中,也难有几个吧。
武卫中郎将林将军担任中郎将时,也要比现在的虎贲中郎将要大两岁。
一个是靠军功,另一个官员们对视一眼,心领神会。
林万晟的官职,是靠父亲与祖父的功勋所得,而非是自己。
陛下。萧怀玉上前。
然而萧怀玉的突然说话,让皇帝很不高兴,因为她知道萧怀玉出列的目的。
臣想为石将军说两句公道话,请陛下肯允。
皇帝知道实情故而不悦,但群臣不知,所以为之震惊,并开始议论纷纷。
没听错吧,石骁瞒报的,可是他的军功,他竟然还帮着说话。
那石骁是先帝朝的罪人,陛下外放他戍边已是宽容,如今又犯了这样的罪,岂能饶恕。
这个新任虎贲中郎将,怎如此不识好歹。
乡下来的田舍郎,能懂什么呀,我看这恩宠,也过不了多久。
萧怀玉的请求,让皇帝拉下了脸色,因为当着群臣的面,他无法拒绝一个刚刚立了大功受到嘉奖的功臣。
说。皇帝挥袖道。
石将军纵然瞒报军功有罪,但罪不至死。萧怀玉说道。
皇帝听到她的话时,眼里颇为意外,原以为萧怀玉的性子,会直接替石骁辩解罪责。
在击退敕勒之战中,石骁将军功不可没。萧怀玉说道,若没有石将军的相助,我军是无法如此顺利取胜的,西洲乃楚国西边的关隘,石将军镇守多年,劳苦功高,臣恳请陛下开恩。
萧怀玉并没有直接拆皇帝的台,这让皇帝的脸色好了不少。
然而还不等他开口,武卫中郎将林万晟便站了出来。
陛下,石骁之罪,乃是欺君,军报乃国家机密,如此重大之事,竟敢私自瞒下,这样的罪,岂能饶恕。林万晟跪奏道,自古功过不相抵,石骁触犯了律法,不应该饶恕。
林万晟跳出来,明显就是要与萧怀玉为敌,萧怀玉因为陈氏,故意挑衅激怒林万晟,却没有想到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难道人情不可大于礼法吗?萧怀玉说道,况且士族若是犯了死罪,有八议之制可免死。
但十恶之罪不在八议之内。林万晟说道。
萧怀玉皱起眉头,现在无论她说什么,林万晟都会揪着不放,陛下,石将军镇守西洲多年,从未出过差池,若因为此事被朝廷处决,恐寒西北军之心。
陛下,臣也认为虎贲中郎将所言有理。太尉曹寅坐在席坐上说道。
曹寅也是耿直的性子,而且是军人,这种事情定然也会帮衬。
律法乃是治国之利器,国家公器岂能夹杂私情。廷尉卿当即反驳道,即便石骁有功,然而其功已获封赏,那么其罪又怎可免除,若是开此先河,后世武将便皆可效仿,先立功,再行犯罪之事,如此,朝廷又当如何治理。
法不严谨,官员与百姓就会失去敬畏,当百姓没有了敬畏,这个国家就会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