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女生频道>大宋神探志> 大宋神探志 第356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神探志 第356节(2 / 2)

“是!”

胥吏们巴不得如此,懒懒散散地行礼,甩着膀子离开了。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们上面的大官斗去,反正怎么惩戒,也落不到他们这些小虾米头上。

眼见这群人离开,刘光顺凑到韩纲面前,低声道:“狄相公如此恼怒,此事恐怕难以善了,还望大公子速去请教韩公!”

“你什么意思?”

韩纲不高兴了,难道他是只靠父亲的无能之辈么,咬牙切齿地道:“他恼怒又如何?不还是在找借口为难我们么?难不成能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我们的差遣除了?”

刘光顺苦笑:“大公子,我们没必要跟狄相公硬顶啊……”

县官不如现管,如果不是韩亿任知州,他也没必要巴结韩纲这个纨绔子,之前韩纲打招呼时,刘光顺就不愿意和那位风头正盛的经略相公对着干,但仔细想了想,以自己的能力,就算巴结过去,对方也不见得能看得上,还是将韩家这条线牢牢稳固再说。

可现在见面后,他才发现,自己低估了对方的强势,高估了韩家的威势,别说韩纲了,就算是老而弥坚的韩亿,恐怕都不是这位圣眷正隆的小辈对手,稍有不慎,自己更是会沦为第一个倒下的炮灰……

在刘光顺苦口婆心的劝说下,韩纲终于应下:“行了,你不必多言,不就是要各地将领的名单么?我们今晚拟定便是!记住,一定要论资排辈,万万不能让那些年轻之辈幸进!河东各州,有谁能担当对辽……对夏的重担?”

刘光顺仿佛没有听出来话语里的阴阳怪气,缓缓地道:“丰州兵马钤辖康德舆,字世基,其父曾奇袭李继迁,擒其母妻,立下大功,若论对夏贼,他是最合适的,只不过……”

“这个人选好!”

韩纲还没听完,就眼睛一亮,急急地问道:“这位康将军年长么?是何性情?”

刘光顺道:“康将军已过不惑,为人……为人峻急,极有主见!”

那就是刚愎自用,不听人言,韩纲抚掌:“好!就他了!”

刘光顺的脸色变了,张了张嘴,但终究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康德舆的父亲确实参与了大败李继迁的地斤泽之战,亲手擒了李继迁的母亲卫慕氏和妻子,立下大功。

但虎父犬子,天圣二年康德舆奉命出使夏州,赐李德明冬服,当时夏人问他,当年那个大战灵武的康将军,是你的先人么,康德舆畏惧夏人报复,居然说不是。

这件事传回后,多为人所不齿,若不是后来枢密使曹利用赏识康德舆,举荐他迁内殿崇班、河阴兵马都监,这个人的仕途就到此为止了。

不过康德舆既然得了枢密使的赏识,时来运转,此事就成为了一件不太好言说的过往,如果刘光顺将这番过往讲出来,传入康德舆的耳中,那立刻结下死仇。

所以刘光顺不愿意讲,但举荐这么个人,又害怕担责任,眼珠转了转,低声道:“大公子,还是回去请教一下韩公吧!”

“知道了!”

韩纲不耐烦地回了一句,翻身上马:“走了!”

目送对方离去的跋扈背影,刘光顺脸颊肌肉抽搐了一下,恨不得也朝地上啐一口。

不比人家有个好老子,他没有背景,只是在这清水衙门苦熬,盼着积累够资序,调去一个富裕的军州,多攒些钱财,让家中子侄来日有考中进士,光宗耀祖的一天。

怎么就这么难呢?

且不说那边的感慨,韩纲最终还是回到了州衙后堂,到了父亲面前,将所见所闻和准备举荐的人选说明。

“丰州康德舆?”

相比起冒失的儿子,很快幕僚转出,将详细情况禀告,韩亿闻言露出厌恶之色:“此等不认其父的武人,难当大任,岂可举荐?”

韩纲怔了怔,有些下不了台了,嘟囔道:“可论资排辈,河东各州的兵马钤辖,就属他最合适,我们如果不荐,既得罪了康将军,又被狄……狄待制抓住了把柄,岂不是正如对方所愿?”

儿子这话一出,韩亿也不禁愣了一愣。

论资排辈,康德舆还真是最合适的,如果他反对康德舆,那似乎就没道理反对狄进资历不足,为经略安抚副使……

沉吟半晌,韩亿沉声道:“狄待制将此事安排给你们两人,确属应当,然举荐人选,是要担责的,尤其是这等对外的关头,丰州康德舆恐难当大任!”

眼见韩纲要开口,他抬手制止,目露坚毅之色:“所幸备征将领不止一位,这份名单由老夫来拟,值此国朝危急时刻,老夫身为并州知州,责无旁贷!”

第四百三十七章 狄相公的经略布局

并州驿馆。

狄进正在写奏劄和信件。

奏劄的内容,是辽夏动向,河东局势,呈交中书。

书信的对象,则分别是吕夷简、陈尧咨和公孙策。

狄进此番任命,朝堂的效率可谓雷厉风行,因为辽国和西夏异动,争分夺秒,容不得慢慢商议定夺,他是担任了救火之责的。

所以来到河东后,他也早早传信机宜司,让大荣复前来候命,将信先传向雁门关外的辽军将领萧惠,争取到前方的缓冲时间后,再来解决内部的矛盾。

与此同时,两府还在激烈讨论,河东路经略安抚正使的人选。

以王曾为首的一派老臣,极力反对狄进的任命,但现在任命已经下达,更改是不可能的,不过由于他是副使,还能争取正使之位。

正使必定是资历深厚的年长臣子,此人到底持怎样的态度,会不会愿意支持狄进在前线的策略,朝廷给予的便宜行事之权,此人有没有担当魄力,都是关键。

狄进写给吕夷简的信件,就是围绕此事展开。

当然,他的目的藏于字里行间,很是隐晦,表面上依旧阐述的是前线辽军的动向,统军萧惠的性情还有河东帅司的人手短缺……

这位宰相从来不是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是一位可靠而又脆弱的盟友,各取所需时可靠,一旦达成了自己的目的,随时会翻脸不认人。

所以狄进还要就朝廷与地方局势做出分析,吕夷简终究是老成谋国之辈,自会有所决策。',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