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不能让一丝一毫的秘密白白泄露,组织了一下语言,再度争取道:“除了先帝与太后之争,天禧二年时,还有很多内情,别说狄相公那时还小,就算是大了,令尊也不会让你参与的,那是他与我师父之间的私谈……”
狄进面露怪异:“你是不是见我已经破了书院的案子,还让杨文才继续追查,觉得我这个人喜欢刨根问底,把一切都弄得明明白白?”
“司灵”滞了滞:“狄相公说笑了……”
狄进道:“并非说笑,人总有好奇之心,更别提探案之人,不过你称呼我为六哥的这些年,也早该把我的性情揣摩清楚,你认为如果在探案者和朝廷命官之间选择,我更偏向于哪一个?”
“司灵”默然,许久后才道:“官。”
“你确实了解我!”
狄进有些感慨:“当年有关书院的案子,我就觉得有蹊跷,但疑问归疑问,事关科举入仕,还是放下杂念,准备进京赴考,直到杨文才主动寻来,既然他出现了,我便顺手为之,拜托他调查究竟,过程虽有曲折,结果还是可喜的,你现在不是在这儿了么~”
“司灵”双拳缓缓紧握。
再聊下去,王从善还没崩溃,他要崩溃了。
对方简直无懈可击。
《司命》不在乎,公之于众!
父兄不在乎,选择相信!
秘密不在乎,自己能查!
查不到也没事,还是当官重要!
这还怎么谈判下去?
狄进其实从来没准备谈判,只是想听听对方还能如何折腾,此时基本听完,说来说去还是老一套,便喊人了:“去将十一娘子唤进来。”
眼见铁牛大踏步朝外走去,“司灵”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既然狄相公对那些不在乎,辽国的眼线,欧阳春的致命弱点,阁下有兴趣知道么?”
第六百一十九章 野望与盟约
“欧阳春弃了辽庭都管一职,逃出上京,马帮立刻在辽东起事!”
“竟没有打着清君侧,诛奸佞,为太后报仇的名义,直接立国称燕,开朝称制,置百官有司,又立威勇、威烈、威捷、顺德四军部,正式对契丹宣战……”
“很大胆啊!不过也对,契丹贵族在辽东的统治天怒人怨,此时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并不是好事,还不如干脆反了,更容易吸纳各方部族投效!”
雄州州衙,刘知谦拿起从辽国传回的最新情报,仔细看完后,目光大亮。
辽国内部接连造反,先有渤海复国,又有燕初立。
在那片土地立国称制,选择的国号就那么几种,这个所谓的“燕”,能追溯到战国七雄,此后不少势力都沿用,比如汉末三国时,辽东地方割据军阀公孙一族也自立称燕王。
无论是渤海,还是燕,对于宋人都是再好不过的消息。
想想当年高高在上的北虏,如今落得个内乱不止,被索要岁币的下场,一股油然的满足感就涌上心头。
不过这还不够,毕竟程琳作为使臣,还在上京作客,确保这位的安危,并且让辽人内部的局势最有利于国朝,才是雄州要做的事情。
所以刘知谦即刻命人将谍报速速汇总,第一时间传去大名府,同时也调集人手去往辽东,尽可能地将前线第一手的战报带回。
自从西夏覆灭,河西收复,原本要派往那里的谍探要么归于禁军,要么派往北方,再加上朝廷对于辽国的重视始终排在第一位,人手是绝对充足的。
因此接下来的时间,源源不断的消息传入雄州。
看着看着,刘知谦都惊讶起来。
“这‘燕’的势头不小啊!”
“辽东的汉人、渤海遗民、高丽人、党项人、女真人,都跟着响应!”
“这些如果还算正常,那辽中的奚六部,居然不愿征讨辽东叛逆,态度含混?”
在辽国,如果将各个民族的地位排個名,最高的无疑是契丹,真正迈入统治层的标志就是得赐契丹姓氏,而契丹之下,就是奚族。
奚族与契丹,实际上是同种异族,起于汉末,曾称库莫奚,后来辽太祖称帝,奚各部归附,王族与契丹贵族世代通婚,无论是占据要职的人数,还是在国内的影响力,都是仅次于契丹的第二大族。
而且这个世界还有个变化,奚族的势力原本就在中京道最强,此前辽圣宗居于中京时,他们还对契丹贵族伏低做小,自从辽帝驾崩,狄青杀入中京,箭射辽宫,大量契丹贵族搬离那座都城,奚族豪酋就搬了进去,毫不客气地占据了这个辽地的中心位置。
如今这六部奚族,就有些听调不听宣的意思,不愿出兵,前往辽东平叛。
“这就是主少国疑,没有威望的下场了!”
刘知谦露出笑容。
在他看来,奚六部也不见得有反意,只是因为现任的辽主年少,没有威望,国内动荡,各地不平,下意识地保存手中的力量而已。
这为各族开了个极坏的头,也给平叛制造了不小的压力,照此下去,辽东之乱说不定要持续更长的时间,造成更大的风波了。
紧随中京奚六部的消息后,又是上京的消息。
值此关头,萧孝穆没有出上京,仅仅举荐了亲信萧匹敌为东京镇守,亲至辽东平叛。
萧匹敌同样是宿将,平叛大延琳时,就作为萧孝穆的副手,战功赫赫,此前更是直捣巢穴,险些将马帮的马场给端掉,直接掘了根。
不料这回领五万皮室军精锐,对上正式起义的燕国军队,竟从一开始就陷入僵持。
刘知谦身为真宗朝名将李允则的弟子,根据前线战报,在沙盘上摆放推演后,也很快察觉到此番辽军的被动。
原因有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