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明末隐龙> 三千精锐的隐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千精锐的隐患(1 / 2)

温府书房内,檀香袅袅,烛火摇曳。温体仁穿着素色便服,枯瘦的手指在案头的《驭臣经》上反复摩挲,书页边角都被翻得卷边了。自从上月阴谋暴露,被罚闭门思过,他每天都在这书房里,被对权力的渴望疯狂折磨。

“权力这玩意儿,简直是人间最勾人的东西。没了它,我温体仁算个啥,就是只小蝼蚁。”他小声嘀咕着,目光扫过墙上那已经褪色的“精忠报国”匾额,嘴角扯出一抹嘲讽的冷笑。在他心里,儒家思想那可是国之正统,里面的纲常伦理就跟密密麻麻的丝线似的,把王朝的稳定秩序绑得死死的。这玩意儿经过千年岁月,早就深深刻在老百姓心里,成了谁都不能动摇的准则。官吏士绅作为这个庞大秩序网里的重要节点,上头承接皇命,下面管理民生,勤勤恳恳维持着社会运转,妥妥的是王朝稳固的大基石。温体仁觉得自己做的那些事,全都是为了捍卫传承千年的儒家正统,为了维护官吏士绅的利益,那简直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再看林宇大力推行的改革,在温体仁眼里,那完全就是离经叛道,荒诞至极。那些所谓的新政条款,就像锋利的大刀,直接把原本稳固的利益格局砍得稀碎,毫不留情地触动了官吏士绅阶层的根本利益。新政提出的各种理念,从选拔人才的方式到赋税征收的变革,没一样不是在公然践踏祖宗传下来的礼法制度。长此以往,国家的根基肯定得动摇,祖宗的基业恐怕都得毁于一旦。他心里恨得牙痒痒,但也明白,光靠生气可回不了朝堂。必须得想个周全的办法,既能重新赢得圣心,又能一举把林宇的新政干趴下,让官吏士绅们重新找回以前的权势地位。他端起旁边已经凉透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脑子越来越清醒。林宇手握神机营,简直如虎添翼,自己想扳倒他,谈何容易。不过要是能从这复杂的朝堂局势、各方势力的纠葛里找到破绽,说不定就能以小博大,把林宇的新政搅个底朝天,再顺势把他从权力的舞台上拉下来。他回想起朝堂上林宇滔滔不绝讲新政时的样子,好多大臣都露出赞同的表情,这可把他嫉妒坏了。现在朝堂局势复杂得很,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可他被困在这书房里,就像被困在笼子里的野兽。但他知道,困兽也会拼命挣扎,只要有一丝机会,就能绝地反击。眼下,人脉和情报就是他破局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在这权力的漩涡里重新站稳脚跟,把林宇的新政彻底碾碎。温体仁心里清楚,要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里扭转乾坤,光靠脑袋里的谋划可远远不够。他得有确切的情报,得知道朝堂上每个大臣的立场,每一股势力的动向,还有皇帝心里最细微的想法。只有把这些关键信息都牢牢抓在手里,他布下的棋局才能一步一步稳稳推进,直击要害。

突然,他抓起笔,在宣纸上快速写下一串朝中大臣的名字,一会儿皱着眉头,一会儿又若有所思。“现在局势这么乱,朝堂上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我得掌握更多官员的把柄,捏住他们的痛处,才能在这复杂局势里牵制住大家,慢慢重新掌握权力,重振我的威望。”他眼睛里闪烁着狂热的光,每个名字都像是未来权力棋盘上的棋子。他坚信,只要能回到朝堂,凭借自己对儒家思想的坚持,对官吏士绅利益的维护,肯定能再次得到皇帝的重用,重新站在权力的巅峰。

一连好几天,他都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饿了就随便扒拉几口冷饭,困了就在太师椅上眯一会儿。窗外的梧桐叶从绿变黄,簌簌地飘落,他却一点都没察觉。每天深夜,书房的烛火都亮到天快亮,照着他在墙上的影子,一会儿烦躁地走来走去,一会儿又趴在桌子上沉思。“想要重新被启用,必须得紧紧抓住陛下心里最担心的事。”温体仁斜靠在太师椅上,椅子被压得发出细微的“嘎吱”声。他面前的铜镜,镜面都斑驳了,映出他凹陷的脸颊,活像一只饿了很久的瘦狼。这会儿,他眼睛里闪烁着疯狂的光,就像暗夜里绿色的鬼火,小声念叨着:“现在辽东战事吃紧,前线将士死伤无数,可战局还是僵持不下;流寇在各地疯狂作乱,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老百姓日子苦不堪言;国库空虚,入不敷出,连军饷都快发不出来了……这些事,可都是陛下的心头大患。”反复琢磨后,他觉得要是能在平叛这件事上献出好办法,说不定能让皇帝回心转意。得赶紧暗中让心腹收集各地叛乱的情报,密切关注朝堂动向,等着那个能让自己翻身的机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