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穿越朱由检,请大明赴死> 第55章 千金易马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5章 千金易马骨(1 / 2)

做大事,最重要就两点:战略看得清楚,人事拎得明白。

极端一点战略看不明白也可以,只要人事拎得明白,自然有懂战略的帮你出谋划策。

战略方向和人事到位,随着时间推进,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事功和威望产生。

繁杂诸事,人事第一。从古到今,都是如此。

……

午后的阳光漫射在殿内,烘得人暖洋洋的。

朱由检靠在宽大的御座上,神情平静,一本本仔细翻看着候选人的浮本。

这活计无疑是枯燥的,但朱由检却做得极有耐心。

对于一个疆域辽阔、通信迟缓的封建王朝而言,每一次任命,都是一场国运的赌博。

当然,当下选的都是在眼皮底下的官儿,后果或许不至于这么严重。

但大明这个危局,能多积攒一分优势,就多积攒一分优势,这样才能逐渐滚起雪球。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刑部尚书的候选名单上。

第一个名字是苏茂相,现任仓场尚书。

北京户部的收入,一部分是折色的白银,另一部分就是来自漕运和京畿的粮草了。

所谓仓场尚书,管的便是这储存粮草的京仓与通州仓。

朱由检看着浮本上密密麻麻的履历,此人中央六部、地方州府都待过,资历倒是老道。

只可惜,这身子骨太软,为了迎合魏忠贤,竟把生祠修到了凤阳祖陵边上,实在媚态可掬。

第二个叫陈九畴,更是个人才。

此人举人出身,本该仕途无亮。

却靠着一手构陷东林党人的功劳,一步登天,坐上了部堂高位。

魏忠贤坏是坏,但是做了事那是真给赏。

能只用短短三年,就扭转天下风气,确实不仅仅只靠天启的支持,魏老板的大气也有一份功劳。

第三位,乔允升,上一任的刑部尚书,如今正在家赋闲。

这位乔大爷,正是本轮候选中的高寿冠军,如今74岁,已是古稀之年了。

朱由检的指尖在乔允升的名字上轻轻点了点,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冷笑。

好一个候选名单。

两个阉党的铁杆,一个行将就木的老朽。

这是生怕他这个新君上任,就要清算旧账,特意推出来的名单罢?

跟朕玩这套“虚假选择”的心理学把戏?

朱由检随手将刑部的三份浮本丢在一旁,拿起了吏部尚书的名册。

房壮丽,现任左都御史,履历平平,无功无过,直接跳过。

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他正是此轮候选中的高寿亚军,今年72岁了。

下一个……王永光。

朱由检的眼睛倏地一亮。

好家伙!

这履历,简直是个六边形战士!

吏、户、兵、工四部,都察院,大理寺,他竟然全都干过!

更难得的是,他正是宁远之战时期的兵部尚书。

这样的人,单看纸面履历,其实也算称职。

朱由检的目光落在了年龄上,66岁,本轮候选高寿季军……

朱由检心中有些游移不定,目光移向了最后一个人选,杨景辰。

今日在朝上,正是此人就通州马草一事,言辞犀利,直指要害,又恰到好处地推荐了卢象升。

抛开他对卢象升的后世光环不说,这次举荐也称得上是眼光老道,任人精准。

卢象升的履历确实完全匹配马草折银这项任务。

他饶有兴致地翻开了杨景辰的浮本。

翰林院编修、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最后奉旨编修《三朝要典》。

朱由检的眉头微微皱起。

不对劲。

这履历,从头到尾走的都是最清贵、最务虚的翰林词臣路线,几乎没有接触过任何实际的钱粮庶务。

一个从未下过厨房的秀才,怎么可能知道庖厨之中的火候?

朱由检的脑海中,瞬间闪过杨景辰今日在朝堂上的表现,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显得那么恰到好处,仿佛经过了无数次的演练。

这家伙……分明是提前做足了功课,专门冲着这个机会来的!

这是一次目标明确的精准投机!

朱由检一时也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失望。

他本以为这是一个被历史埋没的能臣呢,却没想到是提前背了考题而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