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公立刻称是。
但宣和帝所以说的这些应当都不归越国公负责才对。墨珣总觉得宣和帝说话有些跳脱,似是有些古怪,但又说不上来具体是哪里不对劲。
“怀阳的夏天比起建州的如何?”宣和帝又转而问起墨珣来。
“怀阳燥热,建州湿热。”墨珣原想着这么就完了,没料到宣和帝反而十分鼓励地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不得已,墨珣便多说了一句,“相比之下,建州比怀阳更热一些。”
宣和帝点头道:“这倒是,朕也曾到过建州,确实湿热。”
之后,宣和帝又开始与越国公讨论起围猎的事来。
“朕去年秋猎,猎获两头狼,四头野猪,其余诸兽亦不在少。”
“皇上雄韬武略。”
宣和帝闻言便笑了,“你这干孙子可学了射御?”
“学了些,前年入了建州官学,官学里有射御课程。”越国公端坐着回话。
宣和帝这就将视线转向了墨珣,“成绩如何?”
“两科的两次期末考核均为‘优’等。”官学的成绩是有存档的,墨珣倒不怕宣和帝让人去查。但依着他今日与宣和帝交谈的情形来看,宣和帝的重点其实……根本不是自己。
宣和帝颔首,逗起墨珣来,“此次夏苗想参加吗?”
墨珣一听便摇头了,“不想。”
宣和帝一怔,显然没料到墨珣还会拒绝,原先想好的说辞倒也用不上了,“怎的不想?”
“若是参加了夏苗,那国子监的课就落下了。”当然,这并不是主要理由。墨珣本身进国子监也是因为别人觉得他有必要进,他才进的。而更多的,则是他对围猎提不起兴致来。
“但是国子监里大部分监生也是要参加此次夏苗的。”宣和帝的意思很明确了——你的同窗也不上课,你怕什么?
墨珣明白宣和帝的意思,更何况他现在被分到的学堂里大都是宗室子弟,再加上几个皇子也在,若是宣和帝当真要进行围猎,那么这些人必定是要跟去的。墨珣顿了顿,“应当也有不参加的同窗。”
宣和帝当即来了兴致,觉得墨珣这娃娃有点意思。“为何一心要留在国子监念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