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的压轴项目,是“协力搭建积木塔”。
这个项目最能体现亲子间的默契与家庭的协作氛围。规则是在规定时间内,用数量有限的积木,搭建尽可能高的塔。
这一下,正中李悦的专业下怀。她的丈夫是建筑设计师,石头从小玩的也都是最昂贵的乐高和结构类玩具。在他们看来,这枚金牌已是囊中之物。
“老公,你来设计结构,石头,你负责传递,我来搭建!我们分工明确,速战速决!”李悦迅速制定了作战计划,一家人显得专业而高效。
比赛开始的哨声一响,李悦一家立刻展现出了惊人的速度。设计师丈夫飞快地在脑中构思出模型,指挥着妻子搭建。一块块积木在李悦手中飞舞,一座高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很快就超越了所有家庭,引来一片惊叹。
石头在一旁兴奋地递送着积木,小脸上写满了骄傲。
而我和一一这边,依旧是不紧不慢的节奏。
我没有去追求速度,而是先将所有的积木块在面前一字排开,带着一一去认识它们。
“你看,一一,”我拿起一块最大最厚的方块,“这种又宽又重的,就像大树的根。只有根扎得稳,树才能长得高,不怕风吹。”
我又拿起一块长条形的积木:“这种呢,就像房子的梁。要放在关键的地方,才能撑起上面的重量。”
我用最浅显的比喻,一点点地讲给女儿听。一一听得入了迷,她不再把这看作一场比赛,而是一次奇妙的创造之旅。
我们开始动手。我负责搭建底座,我用了将近一半的积木,去构建一个无比坚实、结构稳定的基础。一一则在我的引导下,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小块的积木,放在我指定的位置。
我们的塔,在初期是所有家庭里最矮的。李悦从她那高耸的“摩天大楼”旁投来一瞥,眼神中带着一丝善意的、仿佛在说“你们太慢了”的微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当各个家庭的积木塔都达到一定高度后,问题开始出现了。因为地基不稳,加上追求高度,许多塔都开始变得摇摇欲坠。一阵微风吹过,便有几座“高塔”轰然倒塌,引来孩子们的一片惋惜和哭泣声。
李悦家的塔是最高的,但也开始出现了倾斜。她的丈夫在一旁焦急地指挥:“轻一点!往左边补一块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