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都市言情>奔腾年代:大国军工崛起> 第073章,记者招待会,祸从口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73章,记者招待会,祸从口出(2 / 2)

李雪峰犀利目光扫视下面一圈,“从八往上数,十六,三十二,六十四…是不是三代。”

“我们从四位追到八位,用了整整十年,我承认从八位到十六位可能用不到这么长,大家喜欢用的一个词,叫奋起直追。”

“可大家想过没有,日美等国不是停滞不前,等着我们奋起直追,他们一样在拼命向前跑。”

“只有当我们的追赶速度大于他们跑的速度,才可以缩短距离,最终追上。”

“请问,这种追赶需要多少年?五十年太长了吗?”

“在漫长的追赶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个严峻问题,那就是不可预见的重大事项。”

“例如国际形势变化,国内意识形态和政策的变动,主研团队成员出现意外,这些都是影响追赶,也许比五十年更长,甚至于一个世纪都有可能。”

下面又是一片哗然,议论声。

“请问李工,你刚才的悲观论,可不可以理解为‘造,不如买、不如租’的论调呢?”

这是一个陷阱。

所有人的目光转向他,开发区和基地的新闻官员,包括姜云婉。

李雪峰倒是很淡定,他记得‘造船不如买船、租船’这个观点,是建国初期某个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后来被批判、打倒。

但这个观点长期看是错的,短期看却是正确的。

建国初期,国家整体贫穷落后,生产力低下,这种观点完全适配。

眼下我国半导体等科技行业的现状,与建国初期的经济是何等相似。

“我个人观点,应该辩证客观、阶段性地看待这个问题,既不能悲观,也不能乐观,还是那句话,保持实事求是态度。”

“向国外购买半导体芯片,以及相关的技术设备,或是租赁技术和设备的做法,与国内自主研发制造,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两者并存。”

“眼下改革开放,企业都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研成本大、回报周期长,企业可能会选择仿制或局部创新,我认为完全允许。”

“但是,国家层面则目光不能短视,应该有一整套的自主发展、自主创新计划,组织国家级攻关团队,花巨资来解决追赶问题。”

“我们厂,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会放在八位机的接口,外置应用项目,这是由企业经济效益所决定的。”

“……”

记者陆续发问,李雪峰有问必答,相互往来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看样子刹不车了。

在开发区新闻官员的干预下,这次记者招待会,才算结束。

本次记者招待会上的内容,经电视播报、报纸发表之后,迅速展开了行业中外的大讨论。

经不断地转播、转载,到了五月底,这个大讨论变得愈演愈烈,形成完全不同观点的两派。

之后,直接上升到基本国策、意识形态的高度进行讨论。

这有点像当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的势头。

面对舆论压力,083基地有点吃不消,便禁止李雪峰与新闻媒体的所有联系。

还有一股风刮起来,对李雪峰个人十分不利。

说他胆大包天,妄议国家方针政策,对某些领导人横加指责,公开污蔑。

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更有甚者,说他思想意识有重大问题。

什么叫祸从口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