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度条前方,有个小小的绿灯,大概指的是该队伍是否存活。
凌嘉分心思考,不知道犯错的进度和是否存活有没有直接关系。如果一个队伍分开五个人犯错,大家都受的是小伤,不足以致死,但已经累计了很多次犯错,该怎么说?
除非……越到后面,冒犯民俗受的惩罚越严重,一次就致死的那种。一旦有一个队员被惩罚致死,全队一起死。
这样一来,就限制了玩家犯错的次数。你可以分开犯错,甚至犯多次,但累计三次就去下一个村落。凡是换到第三个,或者第四个村落,错一次就要死。这样的设定就比较合理了,也符合系统所说“去的村子越多,越容易死”的提示。
在凌嘉思考期间,村民只是带着玩家在村子转了一圈,最后领着二十个人来到一处四四方方的建筑,和其它村里房子不同,体积也小了很多,大概是村里的祠堂之类的。因为正对大门的堂屋里面摆着一座不认识的神龛,以及几台牌位,还有香炉、瓜果,以及各式传统摆设。
领路的村民迈步走进祠堂的门槛,跪在垫子上拜了三拜,随后,站起来抬手为玩家们示意。
因为村民说的都是叽里呱啦的土话,玩家和村民之间语言不通,只能通过揣摩肢体动作判断如何行为。所以在看到村民摆出“请进”手势时,二十名玩家都依次走进了村子的祠堂。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害怕猜测不对导致犯错,没人敢走在前面当出头鸟,又因为在最后容易因为速度太慢被视为犯错,所以也没人敢走在最后。
就像刚才行打招呼礼仪的时候,那两名玩家也就慢了几秒钟,大致都能看作是一次迟钝,都被惩罚,所以可以看出来,npc不会给玩家太多的反应时间。
因为目前所有玩家都在一起,可以抄别人反应跟着做。如果给太多反应时间,那样会大大降低玩家的犯错率。
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太快容易吃亏,太慢容易被误判,所以都想往中间挤,站在前面的人还没来得及判断要不要进去,就被后面人的推搡给挤了进去。
凌嘉她们本来站在中间,被这样一挤,也第一批进了祠堂。好在行为是对的,按照村民的指示,玩家应该进入祠堂。
祠堂是人家村落的神圣地带,按照礼数,外来的“客人”被带进来,应该要和村民一样,对祠堂的神龛和牌位行礼,跪拜磕头。
不等玩家犹豫,领路的这位,锥形发型梳得很高的老年男村民对他们打了个手势,同时头略低,提示大家行礼。
这提示很明确,所以尽管在迟疑中,玩家们还是照做了姿势,学着之前村民的动作,跪在地上,双手交叠挡住额头,低头行礼。
第一个,一切正常。
然而就在玩家第二次俯身时,突然冲上来一群年轻力壮的青年村民,手握镰刀,砍向玩家。
所有提前进入第二次磕头行礼的玩家都没能幸免于难,手臂被砍得鲜血直流,其中也包括凌嘉自己。
谁能想到,提示得这么明确的民俗,挖坑埋在行礼次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