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之前, 黛玉也曾想过大婚仪是如何,可是日后回想起自己的大婚,黛玉脑海里就只有“累”这一字。
亲迎的当天要行醮戒礼, 黛玉要穿太子妃的常服, 有父母双亲带着去列祖列宗面前, 奠酒读祝。可是就这一点, 难住了礼部。黛玉是豫王府养大的,可是豫王府的祖宗可都在奉先殿, 太子爷行醮戒礼的地方,而且黛玉也不是宗室女,可是若是让黛玉拜林氏列祖列宗,又去哪里去设林氏的宗祠?
有个小官昏了头提议说,林海死了可是追封了子爵, 留下一个子爵府,不如让黛玉去那里醮戒, 他上司还没等他说完,就跳起来踢了他一脚,骂他昏了头,是不是要得罪太子妃和豫王府。
笑话, 谁不知道太子妃自小离开了林家, 被豫王府养大的,虽然当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旁人并不清楚,可是瞧着林海的遗孀是侧室扶正,其女又和黛玉年纪相差很小, 想来当年的事也是林海对不起贾敏母女。黛玉为生父守孝是她孝, 她与林海遗孀及子女并无往来,表明了她的态度。让太子妃去林府, 且不说豫王府乐不乐意看到,太子妃本人就不乐意。
礼部尚书是程维,他和内阁首辅冯弼是同门师兄弟,故此,下朝后,向冯弼请教。
冯弼却道:“这事原应依礼而行,礼可不行,那就依情而行。”
程维明白了,便向豫王府提议不过简化,不醮戒,在之后聆训,不仅要拜父母,还要拜祖父母。
豫王妃听豫王爷说了礼部的安排,笑道:“倒是活络的。”
豫王爷接了一句,“毕竟是杨肃卿的门下,冯匡时的师弟。”
他一边转着手里的玉球,一边对豫王妃说道:“照我说,把林家的人从江南喊过来,拜一拜也就是了。”
豫王妃哼一声,“曦曦是我们养大的,她虽姓林,可是没沾林氏宗族一分光,凭什么要拜?我小肚鸡肠是不愿意的。若不是嫁于太子,我早就去宫里请旨,给曦曦要个封号。”
“都是虚名,主要是曦曦和咱们亲厚,何必计较这么多。”豫王爷又说道。
“我是为曦曦着想,若是真的让林家来人,那些人若是没自知之明,真以为曦曦是林家人,日后打着曦曦名义做些违法乱纪的事,不是连累了曦曦,即便林家人有自知之明,不打着曦曦的旗号,可是外人看了,觉得曦曦拜了林家祖宗,是林家人,日后,林氏的人有不足之处,就会被冠上太子妃族人怎么怎么样”豫王妃快言快语说了一通。
“你呀,还是这么个脾气,刀子嘴豆腐心,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你还记得曦曦刚来的时候,你心理有疙瘩,一开始冷着她么?”豫王爷笑着问道。
“什么叫冷着她,你可别瞧着曦曦和我近,就挑拨离间,我以礼相待的好不好,样样安置妥当。哪像你,连个礼都不会给,一上来给她个和她拳头差不多大小的玉球,一给还给俩,我听翊哥儿说,她接着的时候差点没拿住砸着脚。”豫王妃反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