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虽否认此事,没有贸然动手,仔细端详着司马懿,再将一旁的司马昭也重新审视。
司马懿没有因为孩子认不出自己而生气,反而笑意更深。这种谨慎的性格,也是他格外喜爱司马师的原因,成大事者要善于观察,审时度势,唯有看清楚事态的根本,才能处变不惊游刃有余。
氛围莫名沉寂了一会儿,只能听到被踩着的两人低低的哀嚎声。
小吕看了看司马懿,他还是一脸笑。又看了看司马昭,他有些着急兄长这时候还如此谨慎,岂能不认父亲呢!再看向司马师,他脸上表情多有变化,从司马懿认可欣赏的笑脸里,将记忆里模糊的样貌对应上。
不必多余的解释,不必去剖析曾经经历过的什么事情,既然在后世没准就都有记载,难以作为身份的证明。
唯有他们父子之间的默契,对视时的会心笑意,超过一切言语事件的佐证。
司马师标准逐渐转为惊喜,不再有怀疑。
他挪开踩着两名盗墓贼的脚,到司马懿面前拜下,道:“父亲!”抬头时也看向司马昭,没有被纱布遮挡的眼睛里流出眼泪来,同时被包扎着的左眼也因激动而伤口崩裂,将纱布染得更大面积鲜红,不断有血滴落。
司马师是死于眼睛伤口崩裂后的疾病,所以身上穿的也是比较单薄的白色中衣,面色比较惨淡,汉魏的官员十分重视仪态,也因重病而显得不修边幅,束发凌乱几分悲凉。
为了包扎左眼的伤势几乎将半张脸都遮掩起来,很难辨认出是曹魏第一权臣的风采。
司马懿连忙将他搀扶住,说:“后世不兴这些大礼,我们能再团聚还得多谢这位后辈的帮忙。”蚂蚁还是很会来事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介绍在后世唯一的大腿吕思彤。
他能再苟到七十多岁,托孤一代又一代,人情世故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不管给哪个君主打下手,第一要义都是让君主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其中包括情绪价值。
很遗憾当初第一面把人给绑架了,留下了很糟糕的印象,也因此使得另外三家更有理由诟病他的品行,趁着这次出门,得好好洗刷下名声。
司马师略有疑惑,打量这后世姑娘看着平平无奇,不像是有什么神奇本事的样子,为何他们父子团聚是依靠她的帮忙呢?
不过,他还是先顺着司马懿的话与小吕客气道谢,然后才将疑惑的眼神投向司马懿。
司马懿手微微压下,表示这事慢慢说不着急,视线落到地上的三个歹人。
三位歹人此时看不见司马懿,而司马昭也因护腕给了司马师佩戴而消失不见,借着月色只能看见一个普通女生,一个穿着风衣盘着发髻的女人,还有一个穿着白色单衣且眼睛半张脸都是浸染了血红绷带的男子。
“饶、饶命……我们只是路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