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瞧瞧我的手,我可绣不出来,这是我娘给我绣的帕子。”
吴娘子摸了摸小姑娘的双手,“哎呦,这手指有练字的茧子,你爹说你读书好,看来你爹没吹牛。”
“我读书的确好。”
吴娘子被逗笑了,小姑娘自信的模样惹人喜爱。
孙家多了父女二人添了人气,老两口高兴地喝了几杯酒水,一晚上笑容就没断过。
晚上,杨老二和药童挤一个屋子,春晓单独住在客房。
次日天刚亮,春晓就起来扎马步,见孙大夫打算制作药丸子,立马直起身子凑过去观看。
一刻钟后,孙大夫停下搓药丸的手,“找我什么事?”
春晓嘿嘿一笑,“爹一直说您医术了得,我想问问您能不能做蒙汗药?”
孙大夫皱眉,“你爹要用?”
“不,我要用。”
孙大夫看着一身男装的小姑娘,“会做。”
春晓搓了搓手,“我需要药倒一群马的剂量。”
“你这丫头想要自己逮野马?”
这丫头的胆子怎么这么大呢?
杨老二站在闺女身后有一会,瞪着闺女后脑勺,“我们有用,您看您老帮我们做一些?”
春晓早就听到爹爹的脚步声,昨晚就和爹爹说了关大哥遭遇马匪的事,爹爹很生气她想参与进去,后来听了她的建议才冷静,勉强同意她的计划。
孙大夫打量着父女俩,“我就知道你们不会无缘无故留在靠山镇,行了,我会多做一些蒙汗药。”
春晓,“我们手里不够蒙汗药的银钱,不过孙爷爷放心,一定不会差您的银钱。”
她没假兮兮的押十八子给孙大夫,这显得太假,还不如大大方方的最实在。
孙大夫也不多问父女干什么,点了点头,“药量有些大,你们父女在我身边打打下手。”
杨老二,“给您老添麻烦了。”
父女二人的不客气,孙大夫反而高兴,哪怕多了事情一整日都带着笑。
三日后镖行才到靠山镇,医馆的药童一直注意着消息,得到准确信息后,春晓和爹爹立马去寻关家大郎。
客栈外,关行舟见到父女二人十分高兴,提议道:“你们与镖行一起回西宁城,一路也能安全一些。”
杨老二惦记大姐,“此去抚州可顺利?”
关行舟语气微顿,“杨二叔,杨大姑一家回抚州只待了两年,十年前已离开抚州,邻居说是去了京城。”
春晓听后心里咯噔一声,第一世她只想着报仇,等想寻找大姑的时候,她身子已经不行,临死也没大姑的消息。
杨老二强打起笑,“这一次麻烦你了。”
“这算什么麻烦。”
春晓目光看向停靠街边的马车,车上全是盖住的货物,可见商队这一趟下了血本。
杨老二父女无法说马匪的事,寒暄一会后与关行舟约定明早一起离开,父女才回了医馆。
孙大夫知道父女俩与镖行一起离开,“如此甚好,我也能放心一些”
镖行常年护送商队,只要过了靠山镇就意味着安全,这也是关家老大敢邀请父女一起同行的原因。
马匪的潜规则不是秘密,这次偏偏有马匪打破了规矩,不仅拦商队,还想对商队灭口,如果不是镖行和商队的护卫勇猛,关行舟不仅断臂,他的命都要留下。
次日一早,父女俩准时出现在客栈外,关行舟在镖行也算个小头目,早已经与镖行打好招呼,镖师不意外父女二人到来,遇到还会和善的打招呼。
等商队离开靠山镇,关行舟凑到春晓身边,“你这背篓怎么还背着酒?我老远就闻到烈酒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