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年,程菽,你们的意思?”
“圣上英明,元辅慧心,臣等遵旨。”两人齐声回答,程菽脸上风轻云淡,信心在握,冯延年的后槽牙都给要碎了也不敢显露半点来。
而此时,郦径遥只觉得风雨大作,听到程菽磨刀霍霍向自己的声音了。
众官还在心底暗忖事态如何走向时,就听见林清那抑扬顿挫的嗓音又扬了起来,一些官员顿时如芒在背,生怕自己被点了名。
可不是谁都有程菽那本事。
“圣上英明,只是粮草是问题得以解决还不够,吴宪中将军年事已高,孤身应对北狄百万大军,已是力不从心。臣以为,赵瑞大将军镇守东州抵抗东羌的大方针不能变,还是需派遣年轻将领前去朔西,此外,各省抽调待命役军队进行汇编,做好备战事宜。”
“好,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林卿说得有,众爱卿有何举荐之人?”
顿时,朝内便窃窃私语起来,有人举荐赵瑞的外甥魏勤,有人又说赣州剿匪有功的杨铭值得一荐,各人意见不一,就只听见兵部尚书杜尚宣上前一步,朗声道:“臣举荐定国公之孙奚越!”
奚越名字一出,在场众官脸色俱黑。谁都知晓这不可一世的奚小将军和文官集团向来不对付,倘若有朝一日他得了势,文官的日子们还能好过?
这兵部堂官脑子怎么想的,怕不是官做大了颟顸了!
就在众官叽叽喳喳之时,站在百官之前的萧慎突然走到朝堂正中,朝御座上的庆元帝拱手道:“父皇,儿臣主动请命前往辽西带兵作战,还请父皇恩准!”
萧慎声色之坚定,斗气之昂扬,叫百官们顿时愣神,心想这人向来都是朝会十次来一次,这一次还是不声不响地立在一边,怎么这回还当出头鸟来了?
这时,林清顺势道:“奚越将军和岐王年纪相仿,自小研习兵法,这回定当是个实战的好机会!”
“胡说,岐王是圣上的亲儿子,岂能去和北狄作战?”
“奚越骄纵蛮横,怕是也不会服众!”
“……”
众臣又开始言语争锋起来,庆元帝也不想听他们再多啰嗦,于是大手一挥,道:“朕有个好儿子,也有个好侄子,这一回,就让朕看看他们的能耐!杜卿,林卿,就按你们说的办。”
说罢,庆元帝又看向萧慎,缓道:“岐王,这是你成长的好机会,有朝一日,还得成为像你大哥那样的人物。”
太子在一旁脸色倏尔红了,连忙躬身道:“三弟本就天资聪慧,已是人中龙凤,儿臣也需要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