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杜尚宣早已没了做实事的心思,一门心思去做学问了,拿着朝廷的俸禄,过自己的圣贤日子,我认为不甚妥当;二则是,杜尚宣卸任之后,你就是最好人选。”
林清笑得两眼弯弯,“哥哥倒是没有私心,这可如何是好,在旁人眼底,没私心也是有私心了。”
“他人目光,何须在意,但求坦荡光明,无愧于心。”隋瑛洒脱地笑了,搂了林清就接过扇子给他扇风。说什么他先把吏部内部整顿好,绝了那陆渊病后又再度升起的买官授爵的风气,再整顿整个朝廷,行考核制度,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岐王一个清廉高效的朝堂。
届时,该反的冤案要反,该伸张的正义要伸。
虽困难重重,但疾风知劲草,他只会前进,绝无半点退缩。
听他讲着,林清知晓,这绝非是口中之言。隋瑛从来都是说到做到,而自己最喜欢的就是他这副模样。
君子文人风骨,不乏剑气箫心。
他想,自己爱的就是他这份正直与坦荡。
直到翌日清晨林清才出了隋府,去兵部衙门前,他回了趟自己的府邸,就听王朗说,前些日子派出的探子回来了。
“好,叫他来见我。”
这探子名为来周,是徐无眠为林清从东州的军队里挑选而来的一名侍卫,二十来岁,身手矫健,功夫了得。林清就给了他一个林府护卫的身份,养在了身边,做一些不方便的事。那一日在熏风阁听倪允斟提了那紫莲居,就暗地差来周去打探了。
如今半月过去,来周终是带了消息回来。
只是这一切,林清半分都未曾对隋瑛提及。
第36章 第三十五章 “宋大官人?你是哪个宋大……
“说是个穿着讲究的绸衣男人将黄金送去紫莲居的, 特意嘱咐要把金子镶嵌在盒子内壁。”来周说,“他们可机灵来着,不愿告诉我那人是谁, 还是花了点银子打点了一个账房先生,找出了名字。”
“叫什么?”
“姓麦,别的就不知晓了。”
“都察院里可有姓麦的官员?”林清问道, 王朗赶紧在一旁答道:“没有的。”
林清笑了,“那就是个假名号了,也是,谁做这等事还留个真名。既然穿着绸服,就说明是官员, 看来行事还不知晓低调,也不是个有脑子的人。”
林清捻了一粒葡萄喂进嘴中,思索片刻,便道:“看样子只能用笨法子了。来周, 拿着都察院的那几个御史的画像,找那迎宾的小厮挨个儿问罢。小厮要钱,便给了他去。记得要小厮写个证据, 好生看管着,来日许是个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