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都市言情>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 48 章 获得认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8 章 获得认可(1 / 2)

综合司办公室的扫描仪,已经从角落里落灰的"铁疙瘩",摇身一变成了最抢手的"香饽饽"。

每天清晨,排队使用扫描仪的队伍能从李毅飞的办公桌一直排到茶水间。那熟悉的嗡鸣声此起彼伏,成了办公室里最动听的背景音乐。

"李科,你快帮我看看!"刘姐的嗓门穿透了整个办公室,她正对着电脑屏幕直跺脚,"这破机器又把表格给吞了!我明明放得端端正正的!"

李毅飞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刘姐身边。只见屏幕上,一份财务报表的数字歪歪扭扭地挤在一起,活像喝醉了酒的蚂蚁队伍。

"刘姐别急,"李毅飞俯下身,右手轻轻搭在鼠标上,"您看这里——"他点开一个不起眼的设置选项,"OCR识别有时候会把表格线当成干扰项。我们把这个'保留表格线'的选项勾上,再重新识别一次。"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轻盈地敲击了几下,屏幕上的数字立刻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整整齐齐地归位到各自的格子里。刘姐瞪大眼睛,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哎哟,还是你们年轻人懂这些洋玩意儿!"

李毅飞笑着摇摇头:"刘姐,这跟年龄没关系。主要是您平时用得太少,多试几次就熟了。"他顺手把操作步骤写在便签上,贴在刘姐的显示器边框。

回到座位,李毅飞望着办公室里忙碌的景象,若有所思。这段时间,他注意到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像小赵这样的年轻人,用起新程序来如鱼得水;

而刘姐这样的老同志,却总是卡在最简单的操作上。不是把文件放反了,就是点错了按钮,有时候连保存路径都找不到。

"得让程序更'傻瓜'一些。"李毅飞喃喃自语。他想起上周和信息中心的技术骨干交流时,对方提到的"用户体验优化"。说干就干,他调出源代码,开始重新设计交互界面。

键盘声清脆地响起,屏幕上的代码像流水一样滚动。李毅飞把原本需要七步的操作精简到五步;给每个按钮都加上了醒目的图标和文字说明;还增加了一个"一键求助"功能,遇到问题可以直接截图发送给他。

正当他全神贯注地调试新版本时,一个阴影笼罩了他的办公桌。抬头一看,王衡处长正站在面前,手里拿着一个鼓鼓囊囊的文件袋,脸色比平时更加严肃。

"毅飞,手头的事先放放。"王衡把文件袋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XX省上报的'振兴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全套材料都在这里。司里决定让你深度参与审核。"

李毅飞接过文件袋,入手沉甸甸的,估计得有四五斤重。他小心翼翼地拆开封口,一股新鲜的油墨味扑面而来。

"重点看产业规划、投资测算和风险评估这三部分。"王衡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意味深长,"张司长特别交代——要看得深一点,想得远一点。"

最后八个字,王衡咬得特别重。李毅飞心头一凛,立刻明白了这次任务的份量。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形式审查,而是一场真正的考验——考验他能否从纸面上的漂亮数据背后,看出那些被刻意隐藏的风险和漏洞。

"好的,王处。我立刻开始。"李毅飞的声音平静如水,眼神却已经变得锐利起来。

等王衡走远,李毅飞立刻行动起来。他先把文件袋里的材料按类别整理好,然后分批放入扫描仪。机器欢快地嗡鸣着,一页页纸被吞进去,变成电子文档吐出来。

趁着扫描的间隙,李毅飞启动了刚刚升级好的分析程序。新版本增加了一个重磅功能——"逻辑合理性校验"。

这个功能可以自动比对不同章节中的数据是否自洽,还能对照历史数据和行业基准值,找出异常波动的指标。

五分钟后,所有材料扫描完毕。李毅飞深吸一口气,点击了"开始分析"按钮。屏幕上立刻跳出一个进度条,像贪吃蛇一样快速向前蠕动。

两小时过去了。办公室里的人陆续去吃午饭,李毅飞却浑然不觉。他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眉头越皱越紧。

程序已经标出了十七处数据异常和八处逻辑矛盾,其中最触目惊心的是一个被刻意模糊处理的关键指标——产能利用率。

"这简直是在玩火......"李毅飞喃喃自语。他迅速调出原始文件,翻到第138页。果然,在密密麻麻的文字中,藏着一行小字:"项目建成后第三年产能利用率预计达到85%"。

"开什么玩笑!"李毅飞差点喊出声。他立刻打开行业数据库,调出同类型产业园的历史数据。

白纸黑字显示:全国同类园区平均产能利用率从未超过65%,而这个XX省的项目居然敢预测85%!

更可怕的是,所有的投资回报计算都基于这个虚高的数字。如果按实际情况计算,这个号称"年产值300亿"的项目,实际可能连100亿都达不到,投资回收期将从承诺的7年延长到20年以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