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9 章 偶遇(2 / 2)

李毅飞端起纸杯,抿了口水,脸上依旧是那副温和无害、人畜无害的笑容,语气谦逊得滴水不漏:“周厅您过奖了!我这点雕虫小技,在您和中心各位专家面前,实在班门弄斧。

能得到您的赏识,我真是惶恐又感激。不过嘛,”他话锋一转,笑容不变,“我是组织的一块砖,组织培养了我,让我在哪个岗位发光发热,我就扎根哪里,努力把它干好。

在发改委也好,在信息中心也好,说到底,不都是为了服务国家发展、为人民做点实事嘛!在哪干,都是为这个目标添砖加瓦。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既捧了对方,又婉拒得不着痕迹,更把“组织原则”这块金灿灿的牌子立得稳稳当当。

周飞云脸上的笑容滞了一下,随即笑得更大声,指着李毅飞:“哈哈哈,好你个李毅飞!年纪不大,这官话套话倒是炉火纯青!行,行!当我没说!

不过,咱信息中心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哪天在那边待腻了,想搞技术了,随时来找我!”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知道这棵好苗子自己是挖不动了。

交接手续办完,李毅飞拿着签好字的转交单离开信息中心,回到发改委时已近中午饭点。他索性直接去了机关食堂。

打好饭菜,目光扫过略显拥挤的餐厅,他一眼就看到了靠窗坐着的土地审批司二处处长赵开亮。

赵开亮四十出头,方脸,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正独自一人慢条斯理地吃着饭,眉头微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李毅飞端着餐盘,径直走了过去,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赵处,一个人啊?方便拼个桌吗?”

赵开亮闻声抬头,见是李毅飞,严肃的脸上立刻露出一丝笑容,连忙招呼:“哟,毅飞啊!快坐快坐!什么方便不方便的,就我一个人,正好!”

李毅飞在对面坐下,玩笑道:“那我今天可是沾光了,能和领导同桌吃饭,回去得跟司里同事显摆显摆。”

“你小子!”赵开亮笑着虚点了他一下,“少给我戴高帽!你现在可是咱们委里的‘大红人’、‘心头肉’!你那程序,可给我们省老鼻子事了!部长都点名表扬的功臣,跟我这装什么新兵蛋子?”

“赵处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李毅飞连忙摆手,神色真诚,“我那点小玩意儿,能派上点用场,全靠各位领导像您这样,愿意给我机会尝试,还耐心指导。

没有您们这些前辈的包容和支持,我连门都摸不着呢。这功劳,一大半得算在您们身上。”他姿态放得很低,把功劳归功于领导的栽培和同事的支持,让人听着格外舒服。

赵开亮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几分,显然很受用。两人边吃边聊,话题从程序的应用效果自然聊到了各自的工作。

李毅飞看准时机,貌似不经意地提起:“对了赵处,上午在门口,碰巧遇到我老家安阴市的孙国栋市长了。他好像是为市里一个什么产业园的土地审批项目来的?听说卡在流程上了?急得跟什么似的,在门口转悠半天了。”

赵开亮夹菜的手顿了一下,抬眼看了看李毅飞,语气平淡:“哦,安阴那个项目啊。材料有点问题,需要他们补充一个关键地块的权属清晰证明和周边居民安置方案的细化说明。

材料报上来的时候不全,下面人按流程就给挂起了。地方上催了几次,也没见把补充材料好好弄上来。”他语气里带着点对地方工作不细致的不满。

李毅飞点点头,放下筷子,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家乡情结”和一丝恳请:“原来是这样。赵处,不瞒您说,我就是安阴人。

孙市长这人,我在老家时就听说过,是个想干事也能干事的人。安阴是个老工业基地,转型不容易,这次的项目对他们市挺关键的。

您看……”他顿了顿,声音放低了些,带着点“走后门”的不好意思,却又坦坦荡荡,“能不能请您这边,帮忙看看他们之前提交的材料?如果缺的东西不是原则性问题,或者他们能尽快补上,能不能……稍微催一下流程?

当然,一切都得按规矩来!我绝不敢让您为难!就是想着,能帮家乡发展出点微薄之力,也是好的。

正好,也借此机会,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照和指点。”他把个人请求和公事公办、家乡情怀和对赵开亮的尊敬,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分寸拿捏得极好。

赵开亮慢悠悠地嚼着饭,看着李毅飞。这个年轻人,有能力,有功劳,懂规矩,会说话,更重要的是,前途无量!部长都挂上号的人才。

今天他开口为家乡说句话,合情合理,要求也不过分,还顺带捧了自己一把。这个顺水人情,不做白不做。

“嗨,我当什么事儿!”赵开亮咽下食物,爽朗一笑,仿佛刚才的沉吟不存在,“毅飞你这孩子,心系家乡是好事!

安阴的项目是吧?行,下午我回司里就让他们把材料调出来看看。只要补充材料能按要求及时到位,流程我让他们抓紧点走。

都是工作嘛!能支持地方发展,也是我们审批司的职责所在!”他答应得干脆利落,既给了李毅飞面子,又显得自己公事公办,高风亮节。

“太感谢您了赵处!可算解了我家乡领导的燃眉之急了!”李毅飞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顺势发出邀请,“您看晚上有没有空?我请您吃个便饭?地方您挑!”

赵开亮摆摆手,笑道:“吃饭就免了!心意我领了。晚上还得回去给孩子辅导功课呢。这点小事,不值当。”他拒绝了吃饭,但态度很和善,显然不想让李毅飞觉得欠太大的人情,也维持着自己清廉的形象。

“那行!听您的!下次有机会再请您!”李毅飞也不纠缠,点到即止。

饭后回到办公室,李毅飞立刻拨通了孙国栋的电话。

“孙市长,您好,我是李毅飞。”

“毅飞同志!您好您好!”电话那头孙国栋的声音带着急切和期待。

“您托付的事,我找相关同志问了一下。主要是项目材料里缺了一份关于XX地块的权属清晰证明和安置方案的细化说明。

您看市里这边,能不能尽快把补充材料准备好,按照规范格式提交上来?只要材料齐全、符合要求,流程这边会尽快推动的。”

李毅飞语气平和,把从赵开亮那里得到的信息清晰传达,既点明了问题关键,又给出了解决路径,还暗示了“推动”的可能性。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传来孙国栋激动得有些发颤的声音:“明白了!明白了!谢谢!太谢谢您了毅飞同志!

我下午……不!我马上亲自盯着他们弄!保证最快速度、最高质量把补充材料报上来!”他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声音都洪亮了几分。

“那就好。”李毅飞笑了笑。

孙国栋连忙问李毅飞晚上是否方便,一起吃个饭,“你帮了这么大忙,晚上我来安排!地方我来定!”他语气坚决,带着不容拒绝的地方父母官的“豪气”。

李毅飞知道推辞就显得生分了,便笑着应承下来:“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让孙市长费心了。”挂了电话,他望向窗外。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在办公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程序交接了,家乡项目的梗阻似乎也有了疏通的可能。

三个月发改委生涯的尾声,交织着技术理性的冰冷与人情世故的温热,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了这座庞大机器运转的底色。

而他,李毅飞,正越来越清晰地触摸到这底色的纹理。路,还在脚下延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