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希望爹爹能答应孩儿,往后没有特殊情况,每日至少午休半个时辰……
郭宗训说完,期待地看着自己的父皇,静静地等着父皇的回复:
老爹啊老爹!
为了让你轻松点,不那么累,尽量避免像历史上那样突然病逝,让偌大的江山被那赵大窃了去。
我真的是煞费苦心啊!
看在我良苦用心的份上,你可一定要同意……
郭荣笑了笑,似乎很有兴致,柔声问道:
“果然还是这个要求!”
“既然答应你了,朕自然要兑现……”
顿了顿,他伸手指着案上那厚厚一摞奏折,继续道:
“可问题是那么多奏折,朕若休息了,谁来处理?”
郭宗训刚要开口,不料直接被郭荣打断了:“你是不是还想说让三位宰相处理?”
郭荣看了眼三位宰相,叹了口气,继续道:“你刚刚也看到了,方才那个问题,三位宰相也是久思无果,可朝堂政务却拖不得啊!”
又满眼疼爱地看向自己的好大儿:“父皇知道你是为了我好,父皇真的很开心、很欣慰!”
“得子如你,夫复何求?”
“可父皇身为一国之君,岂能懒政惰政?”
“你是朕的孩子,天下百姓也是朕的子民啊!”
“要不你还是换个条件?”
郭宗训皱了皱眉,看向一旁满脸惭愧,甚至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的三位宰执,不由地暗自叹了口气:
老爹啊老爹,瞧你说的这是人话吗?
你让他们的老脸往哪儿放?
他们三个的才能在这个时代已经是拔尖的了。
你这么说不怕他们寒心吗?
难怪历史上你病逝后,大周朝堂上为了你而反抗赵大的人寥寥无几。
当领导的,除了雄心壮志,除了谋略手腕,还一定要懂人心啊!
而且,我毕竟只是个BUG……
啊呸!
什么BUG?
我是天才!
收敛思绪,郭宗训满脸委屈地说道:
“爹爹,孩儿觉得三位宰相大人并不是想不出来,只是有时候因为条条框框限制了思绪。”
“孩儿相信,若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好好讨论,一定能讨论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说到此,他又看了眼三位宰相,却发现三位宰相此刻都齐刷刷地看着自己。
他们眼里的感动,就算是个傻子也看得出来!
殊不知,他能发现,郭荣又怎能看不见,但这一幕却让郭荣对他更满意!
“爹爹,您说的这些孩儿也能理解。”
“不如这样吧……”
郭宗训拉着郭荣的宽大的衣袖,仰着那张人见人爱的小脸,乌溜溜的大眼睛眨啊眨:
“不如由三位宰相组建一个专门讨论政务的内阁,日后爹爹也可以让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加入内阁。”
“让内阁通过票拟的形式,给所有政务提出解决办法,然后交由孩儿带人呈送爹爹批红。”
“如果提出的解决办法好,爹爹就批红,不行的话也可以驳回让他们重新拟对策,当然爹爹也可以自己提出解决办法!”
“这样一来就可以群策群力,爹爹您能轻松一些,不再那么劳累,孩儿也可以早点学习处理政务,替爹爹分忧。”
“您觉得这样如何?”
郭荣皱了皱眉,眼珠缓缓转动,显然是很认真地在思考这个问题。
而三位宰相此刻早已在心中欢呼雀跃:
作为沿袭唐制的三位宰相,他们的实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毕竟这几年,他们是亲身经历了当今陛下是如何事必躬亲的!
陛下所有的政务都一手包揽,他们顶多是偶尔提点建议,或者应陛下要求讨论一二,而更多的是负责执行!
可到了这个位置,谁不想放手施展自己的才能?
奈何陛下不放权啊!
但如今,梁王提出的这个所谓的内阁若真能通过,那也就意味着他们三人会比之前有更多的实权。
因为所有政务都要先经过他们商议票拟,这也就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
与此同时,比起欢呼雀跃,他们越来越惊叹于六岁梁王之才!
能想出这样的形式,简直就是天才!
不,他本就是神童,所以应该说是千古第一神童!
虽然他们都没有说话,但郭宗训也已经观察到了他们激动的神情。
其实也难怪他们内心会如此激动,毕竟这个时代内阁制还没有出现。
要知道,明朝内阁鼎盛期,老仙儿嘉靖帝沉迷修道,近20年不上朝,但仍通过批阅奏章、控制内阁等方式掌控着朝政大权。
他不求别的,但凡老爹郭荣能少点上朝,别那么勤奋,多花点时间养好身体,防止身患恶疾骤然病逝。
那他还用担心赵大陈桥兵变?
还怕他太子之位不稳?
但他也知道,三位宰相之所以不表态,是因为这个时候决不能表态。
毕竟这涉及到让皇帝放权。
太敏感了!
于是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四双眼睛就那么水灵灵地看向大周皇帝郭荣,等着他表态!
终于,郭荣开口了:“听上去倒是不错,可若遇到棘手问题,你说的内阁拿不出主意,因此耽搁了要务,又该当如何?”
郭宗训挑了挑眉:看来老爹这是心动了!
于是说道:“不还有孩儿和爹爹您吗?”
“小事孩儿说不定能起到一点点作用呢?”
“而且遇到太棘手的,内阁也拿不定主意的话,完全可以第一时间交给爹爹您来处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