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其他类型>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 第二十五章 文创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五章 文创展(1 / 2)

拒绝了林森的百万订单后,工坊里的气氛像是被抽空了半口元气。

虽然爷爷镇住了场面,大家依旧按部就班地工作,但空气中总弥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疑虑和惋惜。

那可是一百万啊,足够让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宽裕一大截。

柳青心里也压着这块巨石,但她不能表露出来。

她几乎住在了工坊,比以往更苛刻地打磨着“四季”系列的每一个细节,仿佛要用这种极致的投入来对抗内心的不确定。

文创展前一周,旅游局的李局长来参观柳编文化展览馆。

“柳师傅,没想到柳青居然是您的孙女,果真是青出于蓝。”

李局长握住爷爷粗糙的手,用力晃了晃,

“四十多年前,我还是个刚参加工作的小干事,负责整理民间工艺资料,第一个来的就是咱们清河,拜访的就是您。”

柳明远布满老茧的手回握,眼角的皱纹漾开:“一晃这么多年,你这小干事都成局长咯。”

李局长笑着摆手,目光落在墙上柳编工具上:“当年看您编那些柳器,像看神仙作画。如今柳青把柳编往新里做,传统和创新拧成一股绳,您这手艺,算是在新时代里开了新花。”

爷爷笑着谦虚:“哪里哪里,时代不同了,光靠我这老一套可不行,还得靠年轻人。”

柳青忽然发现爷爷情商也挺高的。

李局长在展厅参观完又来到柳编工作间看灯罩。

他拿着一个半成品灯罩捏了捏,想到一个问题,问:“这灯罩...遇水不会散架吧?”

爷爷肯定地回答:“不仅不会散,泡水后更结实。柳条经过特殊处理,水浸后纤维会膨胀锁紧。”

柳青来到样品架旁边,上面放着几个成品,她介绍“这是我们打算参展的新款。”

“水韵”系列是严格遵循古法的水波纹灯罩;

“山影”系列是用粗柳条编成龟背纹的落地灯。

“在这些灯罩完工后我们都会经过一道道严格测试。”

李局长点头叮嘱:“这个东西质量一定要做好,别丢了柳师傅的脸。”

“水波纹,就得经得起水。”爷爷拿起一个刚出的成品放到水桶,按下手机计时器介绍,“三天后捞出来,不散架才算合格。”

李局长摸摸鼻子:“检测这么严格,客户买回去也不会放水里...”

爷爷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摩挲着灯罩边缘,抬眼时眼角皱纹里都泛着执拗:

“李局长,咱清河柳编传了上百年,靠的就是这份死心眼。现在年轻人总说要创新,可根子里的东西要是丢了,再好的花样也是个空壳子。”

元旦清晨,市文创展览中心门前排起了长队。

柳青不停地调整着展台上灯罩的角度,手心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是“清河柳编工坊“第一次参加正式展览,她几乎一夜未眠。

他们的位置不算好——靠近洗手间的C区76号,但柳青有信心让作品自己说话。

“电压稳定吗?“周明蹲在展台下方,检查着最后一组线路。

“放松点,咱们准备得很充分了。”

张磊调试着最后一组灯光控制器,眼镜片上反射着显示屏的蓝光。

柳青点点头,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总开关。

十二盏两个系列“山影”“水韵”柳编灯罩同时亮起。

柔和的暖光透过层层柳条,在白色展墙上投下涟漪般的影子,整个展位瞬间变成了一汪波光粼粼的池水。

“我的天...“路过的观众停下脚步,“这是柳条编的?”

柳青微笑着递出宣传册:“清河柳编,纯手工制作。每个纹路都对应黄河水文的一种波形。“

“李婶她们到了吗?“柳青看了看表,离开幕还有半小时。

“早到了,在休息区吃早饭呢。“张磊指了指不远处,五位身着靛蓝印花布的妇女正拘谨地坐在塑料椅上,面前摆着没动几口的包子。

她们今天特意穿上了统一服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与平日劳作的形象判若两人。

柳青走过去,握住李婶微微发抖的手:“别紧张,就像平时在村里教孩子们那样介绍就行。”

“这可是市里的展览...“李婶的声音有些发颤,“我们几个乡下人会不会被笑话...”

柳青拍拍李婶手背:“您看这双能把柳条盘出花的手,是独一份的体面,咱堂堂正正亮本事,只会被敬佩!”

开幕式过后,人流如潮水般涌入展馆。柳青的展台很快被围得水泄不通,许多人举着手机拍摄灯光变幻的效果。

柳青清了清嗓子流利介绍:“水波纹流转着岁月的灵动;龟背纹沉淀着时光的厚重,藏着老祖宗传下的规矩与坚韧。这两种纹路缠缠绕绕,恰似传统与创新在手艺里相拥,既有水的活气,又有骨的硬气,耐看又经用。”

她的话被一阵惊呼打断。展台中央,爷爷正在演示最传统的水波纹编织法。

粗糙的手指在柳条间灵活穿梭,转眼间一个精巧的六边形灯罩骨架就初具雏形。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赞叹,闪光灯此起彼伏。

柳青惊讶地发现,平日最反感“作秀“的爷爷,此刻却展现出难得的耐心,甚至允许几个孩子触摸半成品。

老人眼角的皱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深邃,仿佛每一道都刻着岁月的智慧。

“柳青在吗?”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市文旅局的赵局长带着一行人走了过来。柳青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这位以严格著称的领导,曾在初审时对他们的商业计划书提出过尖锐质疑。

“这个灯光装置很有创意。“赵局长仰头看着不断变幻的光影,脸上看不出喜怒,“把防汛智慧转化为现代美学,思路不错。”

柳青刚要道谢,赵局长已经蹲下身,仔细检查起展台上的样品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