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网游竞技>阴阳剥皮人> 第四十六章-滴答滴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六章-滴答滴答(1 / 2)

沈默的拇指在手机挂断键上悬了三秒。

小吴的声音被电流撕成碎片前,最后一个音节还卡在他耳膜上——“一致”。

他盯着井盖缝隙里渗出的幽蓝,那光像被冻住的萤火虫,明明灭灭,却比任何活物都更有生命力。

“沈墨?”苏晚萤的手电筒光扫过来,光斑掠过他攥紧骨锯的手背,金属柄在掌心里压出红印,“小吴的电话?”

“地下管网的异常脉冲,和童声录音频率吻合。”沈默抬头时,雨水顺着帽檐滴进后颈,冷得他睫毛轻颤,“它在往城市更深处钻。”

苏晚萤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颈间的银链——那是她从吴奶奶旧宅里捡的老钥匙,此刻正贴着皮肤发烫。

“我去调监控。”她转身时发梢扫过他肩膀,“看看这光还连通了哪些地方。”

沈默没应声。

他蹲下来,用骨锯尖端轻轻挑开井盖缝隙。

幽蓝突然暴涨,像有人在井下打翻了荧光墨水,顺着锯齿的弧度爬上他的手套。

手套表面瞬间凝出白霜,他听见冰层裂开的细响,像极了吴奶奶煤炉上冻硬的蜂窝煤。

手机在掌心震动。

小吴的视频通话弹出来,屏幕里是摇晃的手电筒光,照着潮湿的水泥墙——旧城区电缆井的井壁。

“沈哥你看!”小吴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他的右手背抵着井壁,“这些刻痕!我用微距拍的——”

画面拉近。

井壁上密密麻麻的划痕,细得像针脚,却排列出某种诡谲的规律:有的螺旋上升,有的交叉成网,最深处的几道甚至渗着淡青色的液体,在镜头下泛着冷光。

沈默的呼吸突然急促。

他摸出随身携带的尸检记录本,翻到夹着死者照片的那页——上周解剖的流浪汉,皮肤表面凝结的霜花,蔓延路径竟和井壁刻痕的走向分毫不差。

“这不是摩斯码,不是手语,甚至不是任何已知文字。”小吴的喉结滚动,他的左手死死攥着探测仪,“但我盯着看超过十秒,就开始头晕,后脖子发凉……和吴奶奶旧宅的温度差一模一样。”

沈默的指甲掐进记录本边缘。

他想起解剖台上死者的瞳孔——放大的,涣散的,却在临死前最后一刻,用冻僵的手指在解剖床沿刻下类似的痕迹。

“它在创造自己的语言。”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像碎冰撞在玻璃上,“不再借用我们的符号,开始用自己的规则说话。”

小吴的探测仪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

视频里的光剧烈摇晃,传来金属碰撞声:“操!井壁温度骤降!我得——”

通话中断前,沈默捕捉到最后一个画面:井壁刻痕里渗出的液体,正顺着小吴的手背往上爬,在他皮肤表面凝结成同样的符号。

解剖室的无影灯在凌晨三点十七分突然熄灭。

沈默站在冷藏柜前,呼出的白气在面前凝成雾团。

他身后的操作台上摊开着小吴传回的刻痕照片、苏晚萤整理的市民访谈记录,还有小冰提供的1982年气象日志——后者被红笔圈出的部分格外刺眼:所有患者坚称的“吴奶奶穿墨绿棉袍”“煤炉有松木香”,在真实记录里根本不存在。

“这不是回忆。”苏晚萤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她抱着一摞病历,发梢还沾着雨水,“他们被植入了同一段记忆。就像……就像有人给所有接触过刻痕的人,都塞了一盘相同的录像带。”

沈默转身时,白大褂下摆扫过桌角的录音机。

他按下播放键,童声齐诵从扬声器里涌出来:“姐姐掉下去那天,火很旺,可我们都很冷……”

“它在反向塑造现实。”他抓起记号笔,在白板上画出两个交叠的圆,“公众讨论‘倒春寒’的热度,能影响局部气温。讨论越热,温度越低——小冰的气候图已经验证了这一点。”

记号笔在“影响”两个字上戳出破洞。

他想起今天上午在社区听见的对话:买菜的阿婆说“今年倒春寒真邪乎”,放学的孩子举着手机念“网友说井里有冤魂”。

这些声音像种子,落在残响的土壤里,发芽,抽枝,最后长成能冻死人的冰棱。

“它开始替我们感受。”沈默的指尖抵着太阳穴,那里跳得厉害,“我们不说,它替我们说;我们不记,它替我们写;现在……”

“现在它要替我们活。”苏晚萤接完最后半句话。

她把病历轻轻放在操作台上,封皮上“记忆错植症”几个字被她的体温焐得温热,“再这么下去,1982年的寒潮会变成所有人的‘共同记忆’,变成真实发生的‘历史’。”

凌晨五点,解剖室的门被推开一条缝。

小冰站在阴影里,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气象图:“我按你说的,把近三年三月的气温数据和微博‘倒春寒’话题热度做了关联……”他顿了顿,喉结动了动,“相关系数0.87。”

沈默接过图纸的手稳得反常。

他想起小冰七岁那年,姐姐掉进井里时,这个沉默的男孩蹲在井边,用冻红的手指在冰面上画太阳。

现在图纸上的红色关联曲线,像极了当年那团没画完的太阳,只是颜色从暖黄变成了刺目的猩红。

“必须切断信息链。”他转身看向靠墙的铁柜,里面锁着油毡碎片、刻痕拓片、阿黄带来的井土——所有残响介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