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83章 身份调查(1 / 2)

他对小林说,“高温就是那个干扰齿轮的外力,让指针走得忽快忽慢,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它们原本的转速。”窗外的月光透过百页窗,在报告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那些经过精密计算的数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死者停止呼吸的精确时刻。

胃内容物的检验提供了重要参考。经过清理的胃组织中,残留着少量未完全消化的米饭和肉类纤维。“米饭颗粒的水解率约40%,肉类纤维的断裂面较整齐,”张凯用显微镜观察,“这是进食后4-6小时的消化状态。假设晚餐时间在18-20点,按此推算死亡时间应该在22点至次日凌晨2点之间。”他突然指向十二指肠,“肠内容物开始向空肠移动,进一步支持这个时间范围。”

骨髓的检测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取股骨骨髓做涂片检查,发现有核细胞的退变程度中等,乳酸脱氢酶活性为正常的60%。“骨髓的酶活性在死亡12小时后开始下降,每12小时下降约20%,”张凯计算着,“当前活性60%,对应死亡时间约24小时,与胃内容物的推断基本吻合。”

最关键的致死原因鉴定在血液毒理学分析后得出。“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35%,不足以致命,”张凯指着报告上的数值,“但心血中检出氰化物,浓度达到0.8mg/L,这是致死量的临界点。”小林倒吸一口凉气:“也就是说,他是先吸入氰化物中毒,然后才被焚烧的?”张凯点头:“焚尸过程中,含氮有机物燃烧会产生氰化物,但若为生前吸入,血液中浓度不会这么高且分布均匀。这更可能是在焚烧前被人强行灌入或吸入高浓度氰化物,导致呼吸抑制后,再被纵火焚尸。”

他突然想起尸表检查时的发现,用探针再次探查胸部的皮肤缺损:“这里的组织虽然炭化,但边缘的肌肉层有出血迹象,说明是生前形成的创伤。结合氰化物中毒的结论,不排除是被钝器击打后失去反抗能力,再被下毒焚烧。”解剖刀在缺损处轻轻划开,炭化的肌肉组织下露出一小块金属碎片——形状与现场发现的水泥钉吻合。

当最后一针缝合线穿过皮肤时,窗外的月光正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照在解剖台上。“总结死亡原因:氰化物中毒合并一氧化碳中毒,”张凯在报告上写下结论,“死者在生前遭受钝器击打(胸部创伤),被强行灌入或吸入氰化物导致中毒昏迷,随后被纵火焚烧,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他顿了顿,补充道,“死亡时间综合校正后,锁定在5月12日晚10点至13日凌晨2点之间,误差不超过4小时。”

小林整理证物时,突然在手表的齿轮间隙发现了一小块组织碎屑。“张老师,这里有疑似皮肤组织的残留!”她用无菌棉签小心提取,“虽然被高温破坏,但或许能提取到DNA。”张凯接过证物袋,目光落在窗外的夜空:“这块手表停在11点05分,很可能就是他中毒身亡的时刻,而这块组织碎屑,或许就是指认凶手的关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