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戒线外的居民已经散去,小区恢复了暂时的平静,但每个人都知道,水箱里的秘密一旦揭开,这座看似平静的小区将掀起更大的波澜。杨林和杨森的勘查记录写满了四页,每一条分析和推断都指向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凶手,虽然还没有直接证据,但真相的轮廓已在众多线索的交织中渐渐清晰。
与此同时,小区物业值班室的空调嗡嗡作响,王帅把监控硬盘插进主机时,屏幕上的雪花纹渐渐变成清晰的画面。“从9月10日开始查,重点看3号楼周边和围墙出入口,”他指着分屏上的十六个监控画面,“每小时快进,但不能放过任何可疑人员。”辅警小张刚泡的浓茶在桌角冒着热气,茶香混着监控设备的电子味在房间里弥漫。
查看监控的第一个小时就有了发现。9月10日下午3点17分,3号楼东侧的监控拍到个穿黑夹克的中年男子,手里提着个银色行李箱,在水箱附近的绿化带里徘徊。“这人走路有点跛,”小张暂停画面,用红框标出男子的步态,“左肩比右肩低,左手总揣在兜里,和周强描述的可疑人员特征吻合。”男子在银杏树下站了约五分钟,时不时抬头看水箱的位置,随后拖着行李箱往消防通道方向走去。
“查这个人的进出记录,”王帅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击,调出小区大门的监控,“9月9日晚上8点23分进入小区,也是提着这个行李箱,登记信息是‘访客,找3号楼2单元张女士’。”但物业的访客登记本上,9月9日并没有张女士的访客记录,签名栏的字迹潦草得看不清名字,联系电话也是空号。
“有问题,”王帅把登记本拍在桌上,纸张因潮湿而发皱,“虚假登记,还特意出现在水箱附近,绝对有嫌疑。”他让小张追踪男子的行动轨迹,监控显示9月10日下午3点40分,男子从消防通道进入3号楼,4点15分空手出来,行李箱不知所踪,随后径直走出小区大门,步态比进来时更急促。
调查外来人员的警员带回了新消息。“小区近期有三个装修队施工,但都有完整登记,”警员翻开笔记本,“外来务工人员中没有穿黑夹克、提银色行李箱的,周边商铺也说没见过这个人。”王帅突然想起围墙外的摩托车胎印:“会不会是外来人员骑摩托车进出,用访客登记掩人耳目?”
再次查看监控时,小张在地下车库的监控里有了发现。9月9日晚上8点45分,男子提着行李箱进入地下车库,半小时后空着手出来。“车库监控有盲区,”小张放大画面,“他可能把行李箱藏在车库的某个角落,9月10日下午取出来处理了。”王帅立刻带人勘查地下车库,在3号楼对应的车位后方,发现了处新鲜的擦拭痕迹,地面有淡淡的银色油漆碎屑——与行李箱的颜色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