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公子不好惹> 第三百零七章 谁是草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七章 谁是草包(2 / 2)

杨宗景在心底暗笑了一声傻子,脸上却不露分毫,淡然而温和道:“古小子,你若信得过本官,不如与本官联手,互通有无,你的罪责,本官自然会替你开脱。”

“......”古朔风眨了眨双眼,诧异的问了一句:“大人为何要帮下官?”

一阵风吹过窗棂,窗纸扑簌簌的轻响,青色的竹丝帘子一起一落间,光影流转,明灭不定。

杨宗景坦然道:“本官继任河北路转运使以来,深受古老大人在任时留下的恩泽,早想报答,如今你来了,正是时候。”

“......既然如此,下官此次便与大人通力合作,尽快将此事做个了解。”古朔风心存疑虑,但是杨宗景说的合情合理,他找不到任何破绽,也没有别的路可走,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杨宗景的这套说辞。

杨宗景暗笑,哄一个傻子果然比骗一个聪明人要容易的多,他思忖着开口问道:“不知古校尉对此案有什么看法?”

古朔风凝神道:“下官只知道公文卷宗上的内容,别的内情下官一无所知,只不过丢失的那批官盐数量惊人,绝无可能悄无声息的运走。”

杨宗景点头道:“古校尉见事明白,这些人劫走官盐,必然是不敢走官道驿站的。”

“漕运,驿馆,官道这些他们只会有多远躲多远,下官已经撒出人手,着重排查卫州城外的人迹罕至之地,还有镖局。”古朔风洋洋得意,自认为安排的天衣无缝,考虑周全。

看着古朔风春风得意的模样,杨宗景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点头赞赏道:“古校尉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是不知古校尉此番带了多少人手?需不需要本官派差役相助?”

古朔风更加的踌躇满志了:“多谢大人好意,下官此番带了十名司卒,人手暂且够用,日后若有短缺,下官再求助大人。”

话是这样说的,古朔风却不是这样想的,他是绝不会开口求助杨宗景的。

“也好,也好。”杨宗景随声应和了两声,又安抚了古朔风几句,才起身告辞。

一般前往各州府办差的官员,要么住在驿馆,要么住在各衙署后宅,一则安全有保障,二则方便面见各个官员。

可杨宗景嫌弃知州衙署配不上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早早的便在卫州城里另外置办了一座宅院,离知州衙门不远,整整占据了大半条街,修的富丽堂皇,极尽奢靡。

杨宗景登上马车,杨翊涵紧随其后,靛蓝色车帘上绣的金丝多宝纹微微一晃,便将外头鼎沸人声隔绝开来。

杨翊涵的生母是杨宗景的青梅竹马,只因门第之差才委身做妾,自然在杨宗景的心里有着非比寻常的地位,更何况还抢在了杨宗景的正妻前头生下了庶长子杨翊涵。

杨宗景爱屋及乌,自然对杨翊涵格外器重。

即便杨翊辰在所有人眼里就是个废物,可他照样走到哪带到哪,倾尽全力栽培。

杨翊辰低声杨宗景:“父亲当真要和古朔风联手吗?”

马车晃晃悠悠的驶过繁华街巷,晚风四起,暮色初现,街巷两旁的铺子次第亮起了灯盏,叫卖声沿街回荡,格外的响亮。

都说市井烟火气息最能抚慰人心。

但杨宗景的野心还真不是区区烟火气就能安抚的。

他面露不屑,轻视的笑了笑:“都说古家的小郎是个草包,可为父看,他还是比草包有用点的,至少比草包好看不是?嗯,是个绣花枕头。那就让他这个绣花枕头在前头替咱们消灾挡难,咱们就安心的把官盐找到,把头功收入囊中。”

杨翊涵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杨宗景:“父亲,京里来信了,七妹妹昨日进宫了,小娘娘命人捎了口信,让父亲放心,初封后宫,九嫔之中必定有七妹妹一个位子。”

这算是连日来最好的消息了,一扫官盐丢失给杨宗景带来的阴霾,他喜笑颜开,乐得合不拢嘴,连声叫好:“咱们二房总算是熬出头了,你和婧儿是一母同胞,婧儿在宫里站稳脚跟,你在朝中大展拳脚,你们二人相互依仗,咱们二房终于不用再屈居人下了。”

杨翊涵却没这么乐观,摇了摇头:“父亲,长房的宛容和宛筠也入了宫,宛容就不说了,她那个性子,能在宫里活过一年就算官家垂怜,可那宛筠却生的貌美温婉,最擅揣测人心,装模作样,他日必定是七妹妹的劲敌。”

杨宗景的脸色也凝重了几分,凝神道:“不妨事,婧儿样样出色,不逊于长房的那两个丫头,唯一不足的就是出身,但是入宫为妃,嫡庶也就没那么要紧了,”他点了点小几,对杨翊涵附耳吩咐了一番,最后叮咛道:“记着,一定要命人带口信回去,万不可让长房发现任何端倪。”

杨翊涵沉声称是:“父亲,不回别院吗?”

杨宗景眯了眯眼,神情颇为的一言难尽:“刑部的刘肃远亲自来了,那可是只老狐狸,为父得亲自去会一会他。“

“父亲切莫忧心,早日找到官盐,父亲便能早日调回京城,再也不用操这份心了。”杨翊涵宽慰着杨宗景。

杨宗景烦躁的揉了揉眉心,颇为的左右为难:“回京?回京哪有在河北路这般自在。不过,婧儿入了宫,为父若还留在河北路,总归是鞭长莫及,还是尽早回京吧。”他抬眼看着杨翊涵:“说说吧,方才有什么发现?”

杨翊涵思忖道:“父亲与古朔风商谈之时,施允中一直在书房未出,但是他的小妾苏玉秋去了一趟古朔风住的扶摇院,呆了一刻的功夫。”

“小妾?苏玉秋?去了扶摇院?”杨宗景意外极了:“她去见了谁?”

杨翊涵道:“去见了苏三郎和苏二娘。”

“谁?”杨宗景彻底懵然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苏家人都在扶摇院扎堆儿了?”

杨翊涵将今日探听得来的事情仔细一一说了:“儿子仔细问过了,古朔风一行人在前往卫州的途中遇到了苏瑾之和苏月奴,起了冲突,苏瑾之和苏月奴殴打了古朔风,古朔风便命人将他们拿下了,住进知州衙署的那一日,施允中和苏玉秋便已经知道这件事情了,可是不知道为何,他们二人什么都没做,任由古朔风将人关在扶摇院的柴房里,一直到今日古朔风离开,苏玉秋才潜进了扶摇院见他们。”

“他们都说了什么?”杨宗景问道。

杨翊涵沉声道:“他们说的是唇语,暗卫不敢离得太近,只勉强分辨出他们所说之事与丢失的官盐有关,其中提到了一个名字叫陈文晦。”

杨景宗微微皱眉:“陈文晦?为父记得施允中有个幕僚就叫陈文晦,莫非他们说的就是这个人?”

杨翊涵沉声道:“儿子已经命暗卫去查了,很快便会有消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