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戏台下,她又停止了。
不仅她停止了,阿妈也不走了。
这里正在表演猴戏。
猴子以前山上有,现在没有了。
这里的猴子显然不是客家人的猴子,是外面人来的猴子,并且是驯化了的。
因为,它很听主人的话。
主人要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
比翻跟斗,耍鬼脸。
猴子每表演一个节目,主人就会尝给它一块肉干。
吃到肉干的猴子表演更加卖力了,表演的节目更加精彩。
在咚咚的鼓声中,男主人大喝一声,猴子们集体向观众下跪了。
一个小女孩端着一个盆子朝人群人走来。
人群呼的一声后退了几步。
小花不知什么情况,仍傻愣愣地站在原地不动。
阿妈见状,赶紧拉了一下。
小花躲进了人群。
小花后来才知,原来是小女孩是来讨钱的。
有的人给了。
但小花和阿妈没给,因为她们没有多少钱。
小花家居住客家山村,每年的收入就是几亩田,一头猪,十几只鸡鸭,一年下来,收入非常有限,所以她们舍不得。
但小花仍不想走。
她非常渴望看完。
但阿妈不同意。
她说,快要散墟了,我们还要买东西呢?
小花还是赖在原地不动。
这个猴戏真是太好看了。
阿妈没有办法了,只好说道:"走吧,我给你买一条小手帕。"
小花立即动心了。
她的阿爹就有这样一条小手帕。
这个小手帕用处可大了。
它不仅仅用来擦汗,而且还可以充当钱包。
所有的分币纸币都可以放在手帕里,精心包起来,放在贴心口袋,这样钱就不会掉下来。
小花一直盼望有这么一条小手帕。
现在阿妈答应了,她就没有了任何犹豫。
戏台边上就有一家商店。
里面有许多日用品和百货。
阿妈买完盐之类用品后,来到了百货柜。
里面摆有许多漂亮的手帕。
她原计划自己去挑选,后来看到小花渴望的眼神,就说道:"小花,你自己选吧!"
有了阿妈的鼓励,小花立即指着一条早已看好的一条小手帕说:"阿姨,我要这条。"
很快,这条花花绿绿的小手帕到了她手上。
她仔细翻看几遍,又用手轻柔了几下,点点头,表示很满意。
阿妈付过钱后,她们走出了商店。
这时,小花的肚子很饿了。
她早上只吃了二个红薯,现在早已不见踪影,肚子正在咕咕叫。
阿妈笑了笑,没有说话。
她把阿花带墟中的一户人家。
刚到门口,小花就闻到了一股米香味。
原来这是客家人开设的一家米豆腐店。
店主是一个老年妇女,名叫罗芹香。
她开设的米豆腐店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远近闻名。
米豆腐的制作工艺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
说简单是制作简单,就是用大米打成米浆,然后用米浆在大火中熬制,煮熟成型,切成一小块,就成了米豆腐。
说难是味道难。
一碗上等的米豆腐,汤料很关键。
罗芹香制作的汤料就不一般。
她是用上等的豆汁酱,加上盐味精等各种调料,在锅中熬制浓浓的汤汁。
这样的汤汁格外地香甜。
把它放入米豆腐中,加上葱花,一股经久不散的大米甜香味,四处飘荡,让人沉醉其间,不能自拔。
小花吃了一碗后,用舌头舐完碗中最后一滴汤汁后,仍不愿放碗。
阿妈见了,只好再叫了一碗。
小花很快吃完了。
她仍想再吃一碗,看到阿妈焦虑的神色,只好放下了碗。
她与阿妈走出了米豆腐店。
此刻墟场人群已经散去大半,但依然很热闹。
俩人在墟场走了二遍,把所有的东西看了又看,直到人群慢慢散去,才收了心。
这时阿妈没有再犹豫了。
在看东西的过程中,她看中了一条草鱼。
这条草鱼起初很贵,后来散墟了,仍无人问津,阿妈用极便宜的价格把它买下来了。
小花很高兴,意味着今晚会有鱼吃了。
她们家平时很少吃鱼,有时一年到头,也遇不到一条鱼,现在终于有了。
尽管很累,但小花还是把鱼拿在自己的手上,与阿妈一起愉快地回家。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俩人才回到了家。
此刻的小花放下东西就跑了。
她要跟自己的小伙伴分享自己今天的快乐。
其实,逢墟也是所有客家人最快乐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