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1章 东风起(2 / 2)

“何生的生意能做这么大是有道理的。”梁行长笑道。

“哈哈哈哈!”两人一起大笑,然后两只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等何雨柱走后,梁行长拿出一份电报,上面是‘关于黄河集团救灾补偿的建议’,他正是收到了这份晚来了一年多的电报才主动去找何雨柱的,之前他都不好意思去,人家出钱又出全力,然后再去跟人家谈外汇,饶是他这么多年锻炼出来了,也开不了这个口。

五月的香江,香江迎来了夏天,海风带着潮热不断吹过这颗东方之珠。

梁行长牵线搭桥后不久,一支由工业、外贸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内地考察团悄然抵港。

他们肩负着考察与洽谈的重任,目标就是黄河集团。

何雨柱深知这第一印象的分量,他要展示一下实力,于是他安排了一场超乎考察团预期的接待。

当几辆崭新的黄河-奔驰高级轿车缓缓停在考察团下榻的酒店门口时,领队的张处长和其他几位干部都有点懵。

他们见过吉普车、伏尔加、红旗轿车,却从未如此近距离见过这种顶级奢华的轿车。

锃亮的车身在阳光下流淌着暗银色的光泽,穿着笔挺制服的司机恭敬地拉开车门。

“何先生,这,这,这太破费了”张处长坐上车后,看着车内豪华的内饰,闻着真皮座椅散发着淡淡皮革味道,一时间有些局促了。

何雨柱笑道:“各位远道而来,是我们黄河的贵客。这车是我们黄河自产的,也是让各位感受一下黄河的汽车到底如何。”

“黄河产的?”

“对啊,黄河产的。”

“了不起,这比国宾馆迎外宾用的那个还好吧。”

“平治600?”

“对,就是工业国产的那个什么600。”

“那车都是十年前的车了,怎么还在用?”

“诶,买不到啊,人家不卖,当初那些还是费了好大的力气。”

“哦,你觉得我这车怎么样?”

“好,我虽然没坐过那个车,不过你这车肯定比外国货好。”

“哈哈哈哈,改天让你坐一坐,比较比较。”何雨柱道。

“真的可以?”

“自然,香江还是有不少的。”

“麻烦不?”

“租一辆就是了,不麻烦。”

随着闲聊,车队平稳地驶向维多利亚港畔的美心大酒店。

步入那富丽堂皇、充满异域风情的大堂,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的光芒,穿着考究的服务生穿梭其中,一切都让习惯了简朴的内地干部感到新奇与震撼。

“我们在这里吃饭?会不会太破费了?”张处长道。

“这酒店也是黄河的。”

“何先生的生意做得真大啊!”

“还好,还好!”何雨柱谦虚道。

何雨柱预定的是最好的海景包间,在酒店的最顶层。

当电梯平稳上升,透过玻璃幕墙俯瞰逐渐缩小的街景和壮阔的维多利亚港时,几位考察团成员下意识地抓紧了扶手,又强自镇定。

包间里的餐桌上精致的粤式菜肴、穿着燕尾服的侍者、悠扬的现场钢琴演奏,每一处细节都无声地诉说着巨大的物质差异。

一路上何雨柱已经习惯了赞叹声,都是微笑以对。

席间,何雨柱只谈风土人情,介绍香江的发展,对即将展开的合作只字不提,态度谦逊有礼,热情周到却又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他频频举杯,感谢考察团不辞辛劳而来,言语间充满了对内地发展的关切与身为华商的赤子之情。

“何先生太客气了,我们这次来,是带着诚意和学习的态度。”张处长代表大家回应,喝得三分醉的他努力保持着沉稳。

“张处长言重了,合作是双向的,贵方有需要,黄河有资源,找到契合点才是关键。”

“那我们明天就开始考察和商谈具体的事项?”

“具体的事情不着急谈,各位先好好休息,也感受一下香江的氛围。”何雨柱微笑着,将话题轻轻带过。

“这不好吧?”

“各位总要了解的透彻一些吧,了解香江的文化和商业氛围也是合作需要的,各位说对吧?”

所有人都看向张处长,等着他决断,不过那眼神里面全是期待。

“那,好吧,会不会太麻烦何先生?”

“我在这里先告个罪,接下来的几天我可能没有时间,我会让集团的许大茂副总裁陪同各位,他熟悉香江,也了解内地的情况,会带大家四处看看,放松一下。”

“这样啊,了解内地的好,了解内地的好。”张处长附和道。

一顿饭何雨柱把人都喝倒了,让人把考察团送回去后,何雨柱找了一趟许大茂安排了一下他的任务。

“哥,你放心吧,这事我在行!”

“你可别吹牛,这活你都十几年没干了吧?”

“嘿嘿,没问题,出来以后才知道,以前那些都是毛毛雨了,哥们就让他们见识下香江,见识下咱黄河的实力。”

“行了,知道你厉害了,事情办好了,以后联系估计也要靠你了。”

“回内地么?”

“对。”

“十几年了啊,还真有点想了。”

“别感慨了,让你陪考察团,你可少喝酒,你那酒量喝多了再说点什么。”

“你就放心吧,再说了,不是还有老白的人跟着么!”

接下来的三天,许大茂成了考察团的“导游”。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长袖善舞、察言观色的特长。

他没有带考察团去那些纸醉金迷的场所,而是精心安排:

首先,他带参考察团参观了黄河集团旗下管理规范、干净整洁的公共屋邨,看看普通香江市民的居住环境;走进人声鼎沸、商品琳琅满目的黄河连锁超市(便利店升级版),感受市场的活跃;

接着,安排他们乘坐舒适快捷的天星小轮横渡维多利亚港;参观了将军澳繁忙而有序的深水码头,见识现代化物流的运作;

然后,又带他们远远参观了将军澳工业园区的宏大轮廓,介绍了黄河在汽车、钢铁等领域的布局(核心技术区域自然无法进入);

最后,还安排了一场经典粤剧表演,让考察团领略岭南传统文化;也去太平山顶俯瞰全港,感受这座国际都市的脉搏。

许大茂言语间充满了对祖国的亲近感,时不时流露出“咱们内地如何如何”直接拉近了距离,也让许大茂了解了国内现在的大概情况,接下来那更是手拿把掐了。

当然了,期间也没少有人打听合作的事情,许大茂全都巧妙的转移了话题,只让那些人感受黄河的实力。

“许总,你们黄河真是家大业大啊。”一次在茶餐厅吃下午茶时,考察团里一位负责技术的李工不经意道。

许大茂熟练地夹起一个虾饺,笑道:“李工过奖了,家业再大,可根也在那边(许大茂指指北方)。”

“那是那是。”

“何先生没说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谈正事?”张处长转了几天已经有点着急了,他可是带着任务来的。

“明天,何先生说了,明天就跟你们谈,他这几天都在筹备,毕竟很多专业的东西需要专业的人来讲解不是。”

“原来这样啊,何先生还真是把细节做得到位啊。”

“他向来如此,力求做到最好。”

“我很期待明天的会。”张处长道。

许大茂只是笑笑,然后继续吃饭。

第四天上午,黄河大厦顶层战略会议室。

何雨柱、小满、许大茂、顾元亨、咸兴尧、阿浪、何雨鑫、威尔逊以及相关技术、财务负责人端坐一侧。

张处长率领的考察团成员坐在另一侧,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份装订精美的项目意向书草案和厚厚的技术资料摘要。

现场一片翻阅纸张的哗哗声,考察团是越看越心惊,东西是真的好,现在他们是怕家里接不住啊。

良久,何雨柱首先开口:“张处长,各位同志,这几天怠慢了。主要是想让各位先放松一下,对香江和黄河有个直观的感受。各位都看过了,心里也有了底,现在,我们可以认真的聊聊了。”

“对,要是不看一圈,光是这些资料我们还真是会误判很多东西。”张处长道。

“资料各位已经初步浏览,黄河能提供的,都在这里了。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具体哪个方向是贵方最需要的,我们如何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双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