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一出好戏(1 / 2)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人都瞬间瞪大了眼睛,完全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

陛下不仅突然出尔反尔召见越王!

甚至还派兵围了越王府,要将越王绑进皇宫?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前段时间还兄友弟恭的二人,怎么突然就变成这个样子了?

难道真的是因为这段时间民间盛传的那个血书的事情……

这次,所有人都将疑惑埋在了心中。

纷纷看向面无表情的刘弘昌。

只有苏然!

她突然眉头一挑,像是瞬间想明白了什么事:

没错!

从刘弘昌那淡定地神情,以及眼底那抹不易察觉的得意看来。

他一定是早就知道了会有这一天的到来!

也就是说,那封血书的事是刘弘昌故意流出去的,甚至很有可能就是刘弘昌自己暗中派人散布的消息。

他也一定知道刘玢得到这个消息后就会派人来宣他入宫觐见。

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为什么要故意引起这次冲突,还故意拒绝入宫?

他这段时间又到底谋划了些什么?

苏然一时想不明白,但她却越来越觉得,自己当初当着刘弘昌的面,对刘计划的猜测是错的!

换句话说,她依旧没能看穿刘弘昌,依旧看不懂刘弘昌的谋划……

想到此,她再次看向刘弘昌,心下竟不禁暗道:“刘弘昌啊刘弘昌,你为何会有如此深不见底的心思……”

刘弘昌没有再说话,而是朝着众人拱手行礼后,然后快步向大门外走去。

其余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终,在西御院使王翷率先跟上去,以及两位宰相杨洞潜、赵光裔随之迈开脚步的带动下,其余人也纷纷往大门外走去。

苏然犹豫了片刻。

最终还是忍不住迈开脚步,吊在最后跟了上去。

没办法,她实在是很好奇。

虽然她不愿出现在这种冲突的现场……

很快。

两拨人便对峙在越王府的大门前。

周围更是已然围满了不少被吸引而来的围观百姓。

一排披坚执锐的禁军前,小太监朝着越王深深行了一礼,随即说道:“王爷,奉陛下口谕,请王爷进宫觐见!”

越王面不改色,缓缓道:“对不住了!”

“烦请公公回去和陛下说一声,臣弟身体抱恙,无法进宫觐见!”

太监为难道:“王爷莫让小人为难,陛下吩咐过,若是王爷不肯进宫,就、就绑……”

刘弘昌依旧不紧不慢道:“就算绑了本王,本王也不会入宫,本王早已向陛下请辞归隐,陛下也早就应允了。”

“而且,陛下之前说过,让本王最后一次负责推进富国五策的事情,并许诺本王不用入宫觐见。”

“为何此时却出尔反尔?”

那小太监道:“王爷,您这是何苦嘛?”

“只是进宫面见陛下,又不是上刑场!”

“您要知道,公然违抗圣命,这事可就闹大了,想转圜都转圜不了了……”

刘弘昌却依旧面不改色:“不去!”

“本王现在只想专心推进富国五策一事,等陛下修养好,本王便会立刻请辞归隐。”

“对了,敢问公公,陛下身体如何?”

“是否已经休养好了?”

“如果是的话,本王今日便可如愿请辞归隐了……”

此言一出,刘弘昌身后的一众官员都不禁轻声议论了起来:

“看来咱们这位贤王是真的对大汉彻底寒心了!”

“是啊,恐怕让他寒心的不止是大汉,还有……唉,不说了、不说了……”

“谁又不寒心啊,这几年来,大汉的情况各位都是有目共睹的……”

“都少说些吧!”

“为了大汉,为了百姓,可不能没有贤王啊……”

“是啊,他要是真的归隐了,那谁还能撑起这片江山啊,先帝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

“可贤王不退又能怎样?”

“他只是一个亲王,这段时间的那些传言你们难道没听过吗?”

“无风不起浪……”

尽管那些官员的议论声很小,但身在所有人之后的苏然还是能依稀听到他们的议论。

她的视线越过最后面的那些官员,先是落在了两位著名的贤相上,见他们都止不住地摇头叹息、一言不发。

而后她又看向了最前面身姿挺拔、不卑不亢的刘弘昌身上。

刘弘昌!

难道你这又是一招收买人心?

而且收买的还是这些朝堂要员?

此时,那小太监脸色已然变得坚定了下来,像是彻底下定了决心,道:

“王爷,你若再再不肯进宫觐见,咱家只能按照陛下的口谕行事,将王爷您绑起来了!”

刘弘昌突然笑了出来,并没有再回答。

见状,小太监一咬牙,沉声道:“来人,动手,将王爷绑起来,送入皇宫!”

闻言,那群禁军之中,当即有人大步走了过来,行将动手。

此时,刘弘昌却突然开口道:“不劳公公了!”

“本王退隐的心意已决,之前也和陛下说过。”

“若公公执意绑我进宫,本王宁可一头撞死在这门柱上……”

话音未落。

一道身影突然冲了出来,跪倒在地,埋头大声哭诉道:“不可啊,王爷,您千万不能想不开啊,我大汉不能没有贤王您啊……”

众人纷纷看去,竟是西御院使王翷,但他埋着头,没人知道他到底有没有落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