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开眼,回到了03年,大二下学期,他还在石油大学(华北)读书的时候。
带来的不只是记忆,似乎有另一个他融入了身体,体能精力实现了翻倍,学习能力也极大提高。
也有烦恼,就是身体需要。
当然选择娱乐圈,不只是为了女明星,也是这一行潜力巨大,同时他起点也够好。
纵观后世口碑没崩的导演,几乎都是非科班。
沈善登半路出家,已经成功一半。
所以,沈善登做了违背父母和家族的决定,不进体制。
05年大学毕业,以初试第一、复试第一的成绩,考入北影管理系,公费研究生,每月有国家补贴。
小镇做题家,做题是路径依赖,考试能力无需多言,只能说足够伟大。
.......
宁昊现在是新锐导演,很忙,这次过来,是要好好劝一劝沈善登。
沈善登做导演,打算走学院派道路。
多想不开啊!
“《香火》、《绿草地》,都没法获奖。”
宁昊用自己的两部戏举例。
这年头小导演都很难,拉不到投资的时候,自己拍MV拍广告攒钱往里投钱。
没人捧,只能自己捧自己。
“拍《疯狂的石头》我也是被逼的!没办法啊!”
谈起过去,宁昊一把辛酸泪。
学院派的水太深,把握不住!
他北影摄影系,外人看来也算是嫡系。
表面上看,他们老师、系主任一个个在北影厂、青年厂,还有其他相关机构任职,国内学院派的路,尽在掌握。
宁昊自己走过才深有体会。
表面终究是表面。
早年的还算好,现在学生也多,嫡系也不够分。
宁昊说这些,绝对掏心窝子的话,也是他自己踩得坑。
走学院派不是有才华就行的。
沈善登说:“我也知道国内学院派不好走,咱走的是国际学院派。”
宁昊摇头:“这里面水更深,海外艺术圈应该也和我们差不多,甚至更封闭。”
宁昊邀请道:“你要想拍电影,不如和我一块弄《赛车》,这部戏你也知道中影主控,挂个副导演。相比于学院派,院线电影才是大势。”
大蜜蜜换了身居家的衣服,举止端庄,正陪邢爱那聊天,听到这话,劝道:“电影圈很封闭的,你就别倔了。”
大蜜蜜作为演员对此更有体会。
电影资源从来是大花的专属,然后圈子分配,她也算京圈擦边,但也够不到多少电影资源。
“你个女人懂什么,男人说话别插嘴!”
沈善登没好气训斥。
“我的戏,必定拿国际大奖!”
邢爱那看了宁昊一眼,示意他不要再劝了。
很明显沈善登已经陷进去了,这个时候劝说,不仅不领情,恐怕沈善登还会认为是他们要阻路。
宁昊暗叹一声,他曾经也有这个阶段。
认为才华就是一切,但,才华,在这个圈,真什么都不是。
《疯狂的石头》成功之前,根本没有人搭理他,石头成功之后,周围都是好人。
所以沈善登给他投了一笔,他一直都记得。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
可惜了!
宁昊觉得沈善登可能也有点不想在他手里干活,但,在这个圈子,尊严不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