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都市言情>华娱唯一太阳> 第十五章破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五章破碎(2 / 2)

剪辑助理许凝竹检查设备。

沈善登也看了看,有剪辑工作站、专业监视器、调音台、基础环境,基本配置是有的。

《督公》这种小成本,顶级剪辑部门那是别想了。

最顶级的AvidNitrisDS、Symphony系统、DaVinciResolve专业调色间,大型共享存储、专业录音混录棚,这些配置大制作才用的起。

北影厂的设备也租不起。

国营老厂的租赁流程比较繁琐,签合同、走审批、开发票等,就算找人打招呼,价格也不便宜。

空房加基础设备,一个月也要三万多。

如果贵一点,沈善登咬咬牙未必不能用,然而北影厂的核心业务和高端资源,要优先保障大片以及中等制作。

《督公》这种小成本,沈善登连蹭个好设备都难,只能用比较陈旧的设备,更老的FCP版本、CRT监视器、小容量存储。

如果省钱的话,可以用北电的剪辑教室或者实验室。

这是最划算的选择。

沈善登作为北电研究生,可以通过导师关系、项目申请,象征的付费使用学校的非线性剪辑教室或者多媒体实验室。

只是教室有课表安排,只能在没课的晚上、周末使用,需要提前申请。

如果和课程冲突,更要半夜开工。

还要和同学争抢设备,公用机器上没法安装自己需要的插件、软件,存储也很容易弄混弄丢,保密性也差。

综合考虑,沈善登还是租了一间标准剪辑室。

周奇峰过来道:“师兄,没问题,手续都处理好了。”

“人都到了吧?”

沈善登道:“咱们先开个小会。”

剪辑间外间有个休息区,六人坐着开了个小会。

《督公》后期的工作人员,围坐一堂。

导演沈善登,身兼数职的周奇峰,剪辑助理许凝竹,摄影师陈博宇,录音师赵琳,都是团队核心成员,经过《督公》拍摄磨合,大家关系更进一步。

众人目光不自觉望向沈善登。

如果之前的剧组召集、筹备阶段,沈善登是因为投资加导演来掌控局面,那么,经过电影拍摄,相互了解后,大家对沈善登的能力心服口服。

沈善登开门见山:“先说下后期工作安排,我负责大方向,周奇峰居中协调,具体剪辑工作交给许凝竹,陈博宇和赵琳你们负责各自的后期工作。”

“后期30万预算,正常剪辑、配音、调色,再加上外语字幕,条件有限,尽可能多快好省。”

沈善登明确了分工,众人也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我先说下《督公》的定位,不再是文艺片,后期最终呈现,要便于观影,做好这个基础。”

“做好了基础,再说技术展示。”

沈善登又说了电影定位,和后期工作基调。

众人意外,但又不是太意外。

跟组那么多天,其实已经有所猜测,现在只是确定了。

沈善登简单讲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之前瞄准文艺片,海外冲奖,是因为我有足够的把握。”

“成绩、历史和荣光污名化,撕裂、破碎的叙事,对我们这片土地上的人,和地理、文化和历史进行分割,如此种种,越敏感自会受到很多追捧。”

“欧洲三大电影节,我是有把握的。它们都是意识形态机器,它们的成立在冷战,时至今日,依然带着浓郁的冷战色彩。”

“表面上电影节负责人是评委团主席,但整体流程是由艺术总监把握,而实际控制者是所在地文化部门和电影委员会共同控制。”

“文艺院线又靠当地政府投资扶持,再加上销售渠道,掌握在几个发行商手里,表面上是艺术,内在操作完全是黑箱。”

“再配合媒体上的优势,说谁行谁就行,说谁不行谁就不行。”

“同样的道理,迎合这套机制,不行也可以行。”

场面一时安静了下来。

这席话,颠覆了他们固有的认知,隐隐有什么东西在破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