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武侠仙侠>苍月大陆之五国争霸> 第三十二章大乾女帝国事忙(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大乾女帝国事忙(二)(2 / 2)

半个月后,江南的漕粮终于运到了。当第一车粮食卸下时,百姓们激动地欢呼起来,纷纷跪倒在地,高呼“陛下圣明”。

萧月瑶站在粮车旁,看着那些充满希望的面孔,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她正要说话,却眼前一黑,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陛下!”苏瑾凄厉的叫声划破了长空。

萧月瑶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回京的马车里。苏瑾守在床边,见她醒了,喜极而泣:“陛下,您终于醒了!”

“朕睡了多久?”萧月瑶的声音虚弱得像蚊子叫。

“三天了。”苏瑾哽咽道,“镇国公怕您出事,强行命人将您送回长安。”

萧月瑶挣扎着想坐起来,却被苏瑾按住:“陛下,您的身子不能再折腾了。太医嘱咐,您必须静养。”

“关中的旱情……”

“老臣已经安排好了。”车帘掀开,镇国公走了进来,“陛下放心,老臣已派得力官员主持抗旱,江南的漕粮也在陆续运抵。”

萧月瑶松了口气,却又想起另一件事:“二皇子那边……”

“老臣已经派人监视起来了,他翻不起什么浪。”镇国公安慰道,“陛下,您就安心养病吧。朝中之事,有老臣和几位忠臣在,不会出乱子。”

萧月瑶点了点头,闭上眼睛。她真的太累了,只想好好睡一觉。

回到长安,萧月瑶住进了养心殿。太医院的御医们日夜守在殿外,精心为她调理身体。可她依旧放不下朝政,常常在病榻上批阅奏折,处理国家大事。

“陛下,这是西域都护府的急报。”苏瑾将一份奏折递到她面前。

萧月瑶接过奏折,见上面说吐谷浑可汗言而无信,不仅不纳贡,还纵容手下劫掠大乾的商队。她气得浑身发抖,猛地咳嗽起来。

“陛下息怒。”苏瑾连忙为她顺气。

萧月瑶好不容易止住咳嗽,对夜影道:“传旨,令镇西将军赵烈,率军西征吐谷浑。”

“陛下,您的身子……”夜影迟疑道。

“朕没事。”萧月瑶摆了摆手,“国之大事,岂能因朕的病而延误?”

镇国公闻讯赶来,劝道:“陛下,吐谷浑不足为惧,何必劳师动众?不如先派人去交涉一番。”

“交涉?”萧月瑶冷笑,“对付这种言而无信之人,只有武力才能让他们屈服。朕意已决,皇叔不必再劝。”

镇国公无奈,只能领旨而去。

萧月瑶看着他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她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撑不了多久了。可她放不下这万里江山,放不下这亿万子民。她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大乾扫清所有的障碍,让子民们能够安居乐业。

夜深了,养心殿的烛火依旧亮着。萧月瑶靠在软枕上,看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又开始了她的工作。她的脸上带着病容,却依旧眼神坚定,仿佛要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这无尽的政务之中。

苏瑾站在一旁,看着女帝疲惫却倔强的身影,悄悄抹了抹眼泪。她知道,陛下这是在用生命守护着这个国家啊。

赵烈西征的捷报传到长安时,萧月瑶正在批阅一份关于整顿吏治的奏折。她看着捷报上“大破吐谷浑,斩敌三万”的字样,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传旨,嘉奖镇西将军及全体将士。”她对苏瑾道。

“陛下,您该歇息了。”苏瑾看着沙漏,已是深夜。

萧月瑶摇了摇头:“还有几份奏折没看完。”

就在这时,夜影匆匆进来,单膝跪地:“陛下,查到了。”

“说。”萧月瑶放下朱笔。

“二皇子果然在暗中联络宗室,意图谋反。他们计划在秋收之后,趁陛下病重,发动宫变。”夜影递上一份密信。

萧月瑶看完密信,冷笑道:“哼,不自量力。”她对夜影道,“密切监视他们的动向,切勿打草惊蛇。”

“是。”夜影领命而去。

苏瑾担忧道:“陛下,二皇子党羽众多,恐难对付。”

“无妨。”萧月瑶重新拿起朱笔,“朕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就等他们自投罗网。”

接下来的日子,萧月瑶表面上依旧在病榻上理政,暗地里却在加紧部署。她任命镇国公为京畿卫戍司令,掌控京城的兵权;又派暗卫密切监视宗室的动向,收集他们谋反的证据。

可她的身体却越来越差,常常咳得无法入睡,食欲也越来越差,整个人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太医院的御医们束手无策,只能开些滋补的汤药,却收效甚微。

镇国公来看她时,见她病成这样,心疼不已:“陛下,您就别再操劳了,好好养病吧。朝中之事,有老臣在。”

萧月瑶笑了笑:“皇叔,朕还不能歇。朕要亲眼看着那些叛乱分子伏法,看着大乾走向繁荣昌盛。”

她顿了顿,又道:“皇叔,朕若有不测,你一定要辅佐太子,守住这万里江山。”

镇国公眼圈一红:“陛下吉人天相,一定会好起来的。”

萧月瑶没有再说话,只是看着窗外。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她不后悔,因为她为这片土地,为这些子民,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秋收时节终于到了。关中的旱情得到了缓解,江南的水稻也获得了丰收。百姓们欢欣鼓舞,纷纷感念女帝的恩德。

可萧月瑶的病却越来越重,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她躺在病榻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却依旧强撑着,等待着最后的时刻。

重阳节那天,萧月瑶忽然精神好了许多。她让人扶她起来,换上了那身十二章纹的衮服,要去太和殿召开朝会。

苏瑾哭着劝道:“陛下,您的身体……”

“朕没事。”萧月瑶打断她,“这是朕最后一次主持朝会了,朕一定要去。”

当萧月瑶出现在太和殿时,文武百官都惊呆了。他们看着女帝苍白消瘦的面容,看着她强撑着走上丹陛,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众卿平身。”萧月瑶的声音虽然微弱,却依旧带着威严。

百官起身,齐声喊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月瑶看着阶下的群臣,缓缓道:“朕登基已有十年,这十年里,朕殚精竭虑,只为守护这万里江山,让子民们安居乐业。如今,大乾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朕也可以安心了。”

她顿了顿,又道:“朕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今日召众卿前来,是要宣布一件大事。”

百官屏住呼吸,静静地听着。

“朕决定,传位于太子。”萧月瑶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像一颗惊雷,在太和殿上空炸响。

群臣一片哗然,纷纷跪地:“陛下三思!”

萧月瑶摆了摆手:“朕意已决。太子聪慧仁厚,定能继承朕的遗志,将大乾治理得更加繁荣昌盛。”她看向站在一旁的太子,“皇儿,上来。”

太子走上丹陛,跪在萧月瑶面前,泪流满面:“母后……”

“皇儿,”萧月瑶握住他的手,“记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要善待子民,勤政爱民,莫要辜负了朕的期望,莫要辜负了天下百姓的期望。”

“儿臣谨记母后教诲。”太子泣不成声。

萧月瑶松开太子的手,对群臣道:“即日起,太子监国。待朕百年之后,便正式登基。”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再次跪拜。

朝会结束后,萧月瑶回到养心殿,再也支撑不住,倒在了病榻上。她看着窗外的阳光,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苏瑾,”她轻声道,“朕想睡一会儿。”

“陛下,您睡吧。”苏瑾哽咽着道。

萧月瑶闭上眼睛,再也没有醒来。

那一年,大乾女帝萧月瑶驾崩,享年三十有五。举国上下,无不悲痛欲绝。百姓们自发地走上街头,为这位勤政爱民的女帝送行。

太子登基后,遵循萧月瑶的遗志,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将大乾治理得更加繁荣昌盛。人们都说,这是女帝萧月瑶在天有灵,保佑着大乾王朝。

而养心殿的那盏青铜鹤灯,依旧在每个夜晚亮着,仿佛在诉说着那位女帝的传奇一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