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花涧应声,“为什么?”
“聊不来,也聊不到一起。从小到大,我想做什么他们都不支持,再提就是我不听话。像现在,他们觉得我不结婚不工作是不务正业,喜欢男人更是倒反天罡。至于我,我单纯和他们说不到一起。”沈亭文指指自己,像是自嘲,“每次一说话,超不过三句就要吵起来,不管我是不是在心平气和地解释——我听说人长大后,会慢慢理解自己父母的想法,是吗?”
花涧摇头:“未必。”
“我也觉得,他们认知里的‘应该’,和我认知里的‘应该’,从来不是一个东西。”沈亭文笑了声,低头捏着手里的纸巾,“为什么?”
“人是过往一切经历的总和,”花涧说,“经历不同于知识,知识可以传授,思想却不能。不同的经历决定不同的认知,就像世界上不会有两朵一模一样的雪花一样,人注定、也永远无法彻底理解另一个人。”
花涧说这话时,语调依然平静而温和,他好像从来这样,讲任何事情,任何观点都像陈述,不要求他人认可,也不会为对方解释。
“花涧。”沈亭文认真喊他。
“什么?”花涧发出一声很轻的疑问。
“你很包容,也很清醒,”沈亭文说,“你的家庭是怎样的?”
“我?”
花涧眨了下眼,沉默片刻。
“我很难用几句话或者一节段落去形容我的家庭,”他说,“但我知道,它对你我来说没有参考意义。你想了解的是我,不是吗?”
沈亭文哑然失语,半晌,才转移话题似的说道:“你让我觉得你又在暗示什么。”
“我能暗示什么?”花涧显得很无辜,“是你要我留下听你聊心事的。”
他说完,转过眼不看沈亭文了。市三院的绿化做得浓郁得过分,高大的广玉兰格外繁茂,间或点缀着比手掌还大的雪白的玉兰花。沈亭文看过去的时候,正好有风轻轻拂过,带着一朵硕大的玉兰花坠在地上。
有种很难言的宁和与平静。
“我有时候觉得,不能因为无法理解而放弃理解——可这时候又出现了悖论,我越是尝试去理解,越是无法理解。”沈亭文靠在石椅上,换上闲谈的语气,“但你不同,或许我不够理解你,但你完全可以理解我,你甚至可以完全可以理解许多人……你怎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