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2 / 2)

就这样,盛正清宣完圣旨后,带着姜鱼和他的父母一同回了京城。这个山坳里需要仰仗他人鼻息讨生活的贫苦家庭一夕之间在京城扎下了根。后来,听说姜鱼一家都成了盛正清的座上宾,盛正清——这位文官中的清流,清流里的砥柱也有了软肋。具体情况如何,黑山村人并不知晓,此是后话。

此时,黑山村。

一阵春风吹绿了柳梢枝头,柳柏和秦锋被封为德祐之家的消息也随着春风传遍了大江南北。

说是大江南北一点不为过。毕竟自古至今,从未有过平头百姓被圣旨册封的事。虽然没有黄金万两公侯名爵,但仅凭“德祐”二字就可保秦家世代安宁。

从大盛朝到往前数历朝,做官向来有举孝廉的制度。即若一个人孝敬父母,品行端正得到大家认可,即便没读过书也能被举荐为官。毫无疑问,这项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但也使走后门拉关系的人大行其道。

徐中天被处以极刑之后,朝廷派下了新的丰德县县令。新县令是个及第不久的年轻人,速来会做事得很。他刚上任没几天,听说前不久盛正清请封的圣旨落在了黑山村,二话不说立马收拾好见面礼去拜访了。

秦锋和柳柏接到圣旨后实打实过了段热闹日子,这次来家里的人,不同于以前秦锋打死老虎的参观看热闹,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带着实扎的礼品拜访来的。

一开始是些乡绅名流,紧接着是丰德县各级官员。乡绅名流给钱给地,官员要按孝廉给秦锋官职。

这可苦煞了秦锋。他一个只想夫郎孩子热炕头的山里汉子,只想本本分分过日子,既不敢白要旁人东西,也不会离开黑山村去做劳什子官。是以,他和柳柏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儿,推来据去,花费数不尽的口水,嘴皮子磨破才把一众来拜访的人打发了。

外面的人好打发,可老赵村长不好应对。自打秦锋说要和柳柏合计合计,老赵村长三不五时就来问:“合计的怎么样了?我说,这村长好当,不碍着你平时啥事儿。”“再有,你说说等我退了,咱村还有谁能当这个村长?大家伙都盼望着你们夫夫俩带着大家一起过好日子呢。”

老赵村长这么说,秦锋就还是一开始那一套:年纪轻、太浮躁、没经验、干不了。反过来再夸夸老赵村长:“您身子骨这么硬朗,还能再干五十年,您永远是大家伙心里的村长,您是咱村的定海神针呐,没了您可不行。”

这天,天都快黑了,秦锋和柳柏才从外头转悠回家。他俩这样,一是为了避开来拜访的人,二来是去打听村里人谁要卖地。眼见大家伙儿都忙里忙外早出晚归的翻地播种捯饬庄稼,这没庄稼的心里就不踏实。没有自己的一块地就像没有根似的,日子不得劲。现在手里存下一些钱,秦锋就听柳柏的意见,打算把钱全都用来买地。

不过,地卖了容易,想买就难了。不是有急病急灾的,村里人谁会卖地?

眼见马上就要过了播种的日子,小两口发急的时候,新县令潘正林来了。

他先是想让秦锋去县里做官,许诺的官位还不小。

秦锋哪能依:“我大字不识几个,就不平白占着这个位置了。”

潘正林不愧是干县令的,三言两语就看出秦锋志不在此,想是故土难离,“也是,你生在黑山村,长在黑山村,肯定对这儿有感情,黑山村人也不想让你走是吧。”

秦锋点头应是。

“这样,你帮我个忙。”

“徐中天曾强占黑山村百姓土地四十三亩,现在他已伏诛,田地无人打理,日后就由你来照看怎么样?”这话说的委婉,但潘正林掏地契的架势却不含糊。',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