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油腻书库>穿越历史>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六十章 学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章 学城(1 / 2)

秋风吹过是觉得有些冷了,这种寒冷让李斯更觉得身体的衰老以及自己正在逐渐老去,轻咳了两声,又道:“这长槊是渭南郡所造,据说铸造此槊需要手艺高超的工匠,那些工匠现如今都是公子扶苏麾下。”

长槊虽说造价昂贵,但能够造出这些兵器的工匠更值钱。

让李斯更觉得感慨的是,这些工匠是自己交给公子的,谁能想到在六年之后,青臂能够在公子手下造出长槊这种兵器。

传闻,这些兵械是在公子扶苏的指点下铸造而成的。

而如今,它成了北方骑兵最大的依仗。

李斯深吸一口气道:“你身负守备咸阳重任,回去吧……别让王太尉多想。”

“是。”

李斯抬头看着秋日里阴沉的天空,这天气多半是又要下秋雨了,不仅自己正在老去,就连皇帝也在慢慢变老。

当初公子扶苏为了挖敬业渠,在商颜山下的暗渠中挖出了巨大的兽骨,如今在外界的传闻中,说是渠中挖出了龙骨,实乃祥瑞。

它既是祥瑞,也是一个冰冷的现实,不论它是什么兽骨,都说明了再巨大的猛兽,也都有成为枯骨的一天,埋在地下几百年上千年之后,也会被后人挖出来,好好观赏。

渭北的白渠边,张苍坐在渠边的屋子里,以后的这里就是泾阳县的县衙。

泾阳县需要设置十三个亭与二十九个乡,一共八千户人。

程邈推门而入,他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装着热乎的饼,道:“这新县看起来真好。”

张苍搁下手中的笔,将一卷书递上,道:“这账本都核对好了,还请交给公子。”

程邈接过账本,先将饼放上,而后将账本放在篮子里,一边吃着饼道:“这饼是公子赐的,让人送来。”

张苍吃着饼颔首。

程邈一边道:“公子今天与右相一起来到丞相府,都忙着看各地的文书,田常侍带着饼来,丞相府的人都能吃着热乎的饼。”

说着说着,程邈感慨道:“公子数年如一日,每天的午时都会带着饼来丞相府,今天田常侍煮了茶叶蛋。”

张苍一边听着程邈说着,一边吃着饼,而后目光看着眼前的数术题。

题目很复杂,又是算日月周期的题。

耳边依旧是程邈的话语,听得多了张苍也就不去看题,而是走出县衙。

昨晚了下了一场雨,地面还有些泥泞,张苍依旧吃着饼,身边还跟着三五个甲士。

白渠的水依旧在流淌着,还有不少新县民从竖井中走出来,这种竖井加暗渠的结构叫作坎儿井。

一边走在村子里的道路上,还能见到四周的村民投来敬重且友好的眼神。

张苍一直给程邈讲述着之后的事宜。

因关中给了他们足够的田亩,现在县里还需要给他们粮食,因此来年之后,这里的人们都无法减免赋税。

白渠的开挖模式其实简单,迁来的民众需要靠劳动换取粮食,每天的粮食都是足额发放的,甚至还有结余。

白渠修建完成之后,还要将各个县的路与屋子修砌好,大概是来年的夏天时节,就能全部完工。

完工之后就是夏收,往后就能收到三个县,五万户的赋税。

程邈又道:“公子还觉得人手不够?”

“只要函谷关一直开着,人口就不是问题。”

程邈本打算再问,却听张苍接着解释道:“在修建白渠前,我让人再去看了看东面。”

程邈知道,张苍所言的东面,应该三川郡以东的齐鲁各地。

张苍又道:“这十年间关中的变化很大,修渠迁民,建设新县,开辟陇西,可是东面很多地方依旧没什么变化,今年的夏季齐地又闹了一场旱,大片的田地颗粒无收,你知道外面的人是怎么说关中的吗?”

程邈摇头。

“他们说关中有吃不完的粮食,关中有开垦不完的田地,关中的孩子都能读书入仕,只要逃荒到关中就不会饿死,而且富有的人也会挤破头想要进入关中,好似进入了关中他们的人生都会不一样。”

张苍目光向远处看去,他接着道:“这些话说得不错,如今秦治理天下需要用人,有些人先来关中确实可以改变一生。”

听了张苍的解释,程邈也觉得人口不是问题,就算是秦廷什么时候不做,只要关中治理地足够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关中。

人口迁徙是一场大运动,公子扶苏为了开凿白渠迁民之后,来关中都是一无所有的贫民,这些人会感恩公子扶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